泡水后手指会起皱,为什么别的地方就不会?
当我们长时间泡水,手指就会变得皱皱的,擦干水过后,手指才会慢慢恢复平整。
许多小伙伴就会好奇了,这种褶皱到底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身体其他部位没这种变化呢?
用科学现象解释手指起皱
这种现象的产生目前有很多种解释,一种是细胞的“半透膜”理论加“渗透作用”。
还记得我们初中学过的“渗透作用”么?在这种物理作用下,水分都会从浓度较低的一边流到浓度较高的介质中。
我们的皮肤一般分为三层结构,分别是表皮,真皮,皮下组织。表皮层的细胞会不断的分裂出新的细胞,更新掉死亡的老细胞。老细胞死亡后会成为皮肤表面的角质细胞。皮肤吸水产生褶皱的过程主要发生角质层细胞当中。
皮肤结构示意图
皮肤表层的角质层细胞虽然由于新陈代谢变成了“死细胞”,但是它依然有细胞膜,依然具有可以让物质分子出入细胞的“半透膜”功能。
此时,由于“渗透作用”,细胞内部的物质分子浓度显然要比外界的水分子浓度高,水分就会从水溶液中流到皮肤的角质层细胞中,皮肤产生吸水的效果。
细胞的渗透作用
另一种解释是“毛细作用”
这个概念对大家来说可能非常陌生。简单来讲,就是物体1对物体2分子的某种作用力比物体2本身凝聚成一体的作用力要大,所以物体2里的某些分子就会叛逃到物体1当中。
在皮肤吸水的例子中,皮肤表面的角质层细胞内部的大量蛋白质分子对水分子的吸引力大于水分子之间的凝聚力,就产生毛细作用,把水分子吸收到了细胞内部。
毛细作用示意图
其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纸巾,海绵吸水等都是毛细作用造成的。
皮肤的褶皱从哪来?
首先,大家回想一下,泡澡或长时间接触水之后,为什么都是手指和脚趾会容易起皱呢?
这是由于手指脚趾部位,需要更加频繁的劳动,皮肤的代谢也会加快,角质层较厚,膨胀作用更加明显。
而且这些部位的皮脂腺也会较少,分泌的油脂较少,对水分的阻隔作用更小,水分更容易进入表层细胞。而且这些部位的皮下脂肪不多。脂肪有良好的弹性,皮下脂肪多的部位比较不容易发皱。
而且由于渗透作用,皮肤外层的角质层细胞吸收充足的水分后,会变得胖乎乎的。
而内层的皮肤细胞由于外层细胞的阻挡,无法吸收水分,因此体积上比外层细胞小很多。
这样一来,泡水的外层细胞比内层细胞胖很多,外层细胞的表面积也会变大,而内层细胞不怎么变化,外层细胞膨胀出来的面积就会凸起,因此就会形成凹凸不平的褶皱。
褶皱也是有意义的
是什么原因导致人类各部位的皮肤产生这些差异变化呢?
这要追溯到人类历史很早之前。
目前有种假说是,这种变化可以帮助人类在潮湿的环境中抓的更稳。想象一下,起皱后的手指是不是很像汽车的轮胎防滑面,可以增加手指与潮湿表面物体的摩擦力,提高抓握力。
在2011年,演化神经生物学家马克 . 钱吉齐和他的同事发现,手指起皱后的皱纹非常有利于排水。这种排水模式可以增大抓握东西时的摩擦力,他们认为手指遇水起皱的现象必然有其生物演化的机制。
来自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演化生物学家汤姆·斯马尔德斯对此有着同样的看法,“起皱的手指能够帮助我们的祖先在潮湿的植被河流中采集食物,而起皱的脚趾则能帮助他们在雨中站得更加稳当。”在他参与的一项研究中,通过实验得出相似的结论并在《生物学通讯》上已发表。研究内容包括让参与者分别用干燥的手指和在温水中浸泡30分钟后的手指对不同大小的大理石块进行抓握试验,这些石块也是有的干燥、有的潮湿。结果显示,浸泡过的手指抓起潮湿大理石块的速度要更快,但是对于干燥的大理石块来说,两者并没有明显的区别。
斯马尔德斯也从另一方面在探索皮肤发皱的产生,“为何人类的手指没有保持永久起皱的状态”。他的科研团队认为:皮肤在起皱之后,其灵敏度会有所降低,这就会增加手指在抓握物体时受伤的概率。”
以上这些科研研究虽然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证据证明是人类的演化导致这种皮肤表层细胞的差异化分化。但是我们可以大胆的展开想象,合理假设开展实验验证。
皮肤怎么会这么聪明,知道何时发皱何时恢复原样呢?这个课题的最终答案恐怕要交给大家来共同思考了。
泡澡不宜过久
身体长时间接触水后不仅手指脚趾会发皱,还会有其他隐患。洗澡的房间里面有蒸气,通风也不太好,时间太长容易引起脑供血不足,这样很有可能导致晕厥的。
无论春夏秋冬,洗澡时间均不宜过长,每次洗澡时间以15~30分钟为宜,水温42℃以上,入浴时间10~20分钟即可;水温35~37℃,浸泡时间可以长些。
看到这里,大家是不是都在感叹,人类的身体怎么这么奇妙?关于人类的身体,依然有很多目前科学解释不清的,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多多关注。毕竟更加了解自己的身体,才能更好的使用维护它~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