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六一,让乙肝儿童的美好未来尽早“萌芽”
今天是六一国际儿童节,当很多孩子和他们的父母一起沉浸在节日的喜庆之时,有这么一部分“特殊”儿童,虽然人数在近几年逐年减少,但他们的未来却仍笼罩在肝硬化和肝癌的阴影之中。
为了让乙肝儿童的美好未来尽早“萌芽”,近日,由北京陈菊梅公益基金会发起“儿童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研究(萌芽)项目”启动,旨在积累儿童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为规范中国儿童慢性乙型肝炎的诊疗路径提供依据。菊梅医生集团首席专家、原302医院青少年肝病中心主任张鸿飞教授表示,目前我国没有儿童乙型肝炎指南和治疗标准,医师决策缺乏可靠的依据,希望“萌芽”项目能提供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从而指导儿童乙肝治疗的临床实践。
据介绍,乙肝病毒(HBV)主要经母婴、血液和性接触传播。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代表HBV感染。我国对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全面推广联合免疫(乙型肝炎疫苗联合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等措施大幅度降低新生儿乙肝感染率,但仍有6%新生儿发生母婴传播。张鸿飞介绍,95%的成人在感染乙肝病毒后可自愈,但是仅有20-30%婴幼儿感染人群可自愈,70%以上会发展为慢性乙肝。
“慢性乙肝是我国肝硬化和肝癌的最主要的诱因,我国80%的肝癌源自慢性乙肝,在儿童中,这个比例可达到90%,所以,儿童乙肝需要积极治疗。 但是我国儿童慢性乙肝诊疗专科团队相对缺乏,儿科医师、肝病科医师对儿童乙型肝炎的诊疗经验不足,缺乏规范的专业指导”,张鸿飞教授指出当前儿童乙肝的诊疗现状的不足。
“及时诊断,精准选择治疗方案,并规范实施治疗,儿童乙肝的治疗完全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让乙肝儿童未来能和正常人一样工作和生活。”对于儿童乙肝治疗的未来,张鸿飞表示,“我们有责任把乙肝扼杀在‘萌芽’阶段,而让这几百万儿童家长对于子女健康未来的希望及早 ‘萌芽’。”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