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 > 专题 > 正文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5月13日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来源:国家卫健委网站 编辑:admin 时间:2022-05-14
导读: 近几日,我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继续下降,但有的地方本土传播尚未完全阻断,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时 间:2022年5月13日

    地 点:国家卫生健康委西直门办公区新闻发布厅

    主持人:米锋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嘉 宾:雷正龙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

  郭燕红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

  王华庆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

  吴 浩国家卫生健康委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社区防控专家组组长、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米锋: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办的新闻发布会。

  近几日,我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继续下降,但有的地方本土传播尚未完全阻断,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要始终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的总方针不犹豫不动摇,进一步压实“四方”责任,落实“四早”要求,提高应对处置能力。

  要提升监测预警灵敏性,发现一起、扑灭一起,及时阻断传播。

  要严格落实健康监测,坚持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少聚集等日常防控措施,严防人群聚集带来疫情扩散。

  要加强基层基础工作,防控工作落实到点位和人员,重点场所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重点人员严格做到闭环管理。

  要继续做好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尽快全程接种疫苗、尽快完成加强针接种。

  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是:分秒必争 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

  我们请来了: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雷正龙先生,

  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女士;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先生;

  国家卫生健康委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社区防控专家组组长、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吴浩先生;

  请他们共同就大家关心的问题共同回答媒体的提问。

  下面,进入今天的现场提问环节,请各位记者朋友举手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新华社记者:

  上周发布会已经介绍全国疫情整体形势有所好转,但仍然复杂严峻,需要加快局部聚集性疫情处置。请问,当前我国最新的疫情形势,尤其是上海、北京等地疫情形势如何研判?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 雷正龙:

  谢谢您的提问。近期,全国疫情整体继续呈现下降态势,5月5日以来,全国每天新增本土感染者均低于5000例。5月12日全国新增感染者降至2300例以下。当前,上海市疫情整体向好,全市新增感染者数呈现稳定下降趋势。吉林省疫情处于扫尾阶段。北京市近日新增感染者数量有所减少,从高峰日的70多例,降到昨天的47例,显示防控措施具有针对性和效果,但仍有未处于管控状态的感染者报告,社区传播风险尚未完全阻断。四川广安的疫情尚在发展中,需要从速进行流调排查和管控。河南、江苏、浙江、江西、辽宁等地疫情渐趋平稳,仍需努力尽快清零。

  目前全球疫情仍处于高位,病毒还在不断演化,疫情最终走向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我国仍将持续面临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巨大压力。国家卫生健康委将毫不动摇坚持“动态清零”的总方针,指导各地快速处置当前聚集性疫情,做到应检尽检、应隔尽隔、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尽快阻断疫情传播;各地要进一步拓宽监测范围和渠道,提升监测敏感性;加强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做好隔离和救治资源应急准备;持续完善常态化防控措施,继续推进疫苗接种和科研攻关,统筹做好疫情处置与经济社会发展,坚决筑牢疫情防控屏障。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记者:

  日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电视电话会议强调要在大城市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采样圈”,请问目前我国核酸检测能力如何?采样点增多之后,核酸检测人员能否满足需求?最重要的是检测的准确度以及效率如何保证?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 郭燕红:

  谢谢这位记者提问。经过两年多的积极建设,我国的核酸检测能力取得了长足进步。截至目前,全国有1.3万家医疗卫生机构可以开展核酸检测,我们拥有15.3万专业技术人员从事核酸检测的技术工作。现在每天核酸检测的能力已经达到单管每日5700万管,总的来看核酸检测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在大城市建立步行15分钟核酸检测“采样圈”,一方面有利于公众就近就便接受核酸检测的服务,同时更有利于感染者的早期发现,来提高检测预警的灵敏度,早期发现疫情,有利于疫情的及时控制。

  目前,在杭州、深圳等城市正在积极开展这项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15分钟核酸“采样圈”,对于人员的需求要进一步扩充,一方面检测技术人员通过这两年的培训有一定储备,另一方面要布局这么多的核酸检测点,就需要进一步扩大核酸检测的采样人员队伍。核酸检测采样队伍的扩大方面,各地也在进行积极探索,鼓励具有卫生专业背景的人员经过当地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培训参加核酸采样工作,不仅仅是现有的医师和护士。此外,对于核酸采样现场还有一部分人员,主要负责信息录入、秩序维护,还有给老百姓进行答疑解惑、服务保障工作,这部分人可以由一般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担任。

  为保障检测效率和质量,一方面不断加大信息化支撑力度,提高整体信息传递效率。目前,核酸检测的时间已经大大缩短,效率也在不断提升。另一方面核酸检测的质量,除了常态化开展室内的质评工作以外,我们还组织国家的临检中心以及各省临检中心对于检测机构进行室间质评,目前对超过3.5万家次的实验室进行了室间的质评,合格率达到99.7%,来更好地保证核酸检测质量。

  财经杂志记者:

  请问,从目前我国老年人感染奥密克戎的情况来看,未接种疫苗和接种两针、三针在保护作用上有什么区别?包括发生重症和死亡风险的区别是怎样的?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 王华庆:

  从目前我国有奥密克戎流行的地区,尤其是广泛、严重流行的地区监测和评估结果可以看到,未接种疫苗和接种两剂次、接种三剂次之间的保护作用差别是非常明显的,而且看到接种两剂次和接种三剂次之间对于预防重症和死亡作用也有明显差别。一般来说差别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看抗体水平变化情况;二是涉及发病率、重症率、病死率的差别。

  根据香港卫生署5月5日公布的信息,在香港未接种疫苗的70-79岁的老年人中的病死率是5.55%,接种两剂次疫苗的病死率是0.59%,接种三剂次疫苗的病死率是0.16%。也就是说,未接种疫苗70-79岁老年人病死率分别是接种两剂次、三剂次该年龄人群的9倍和34倍。

  奥密克戎流行期间,有关专家对吉林市作了研究,结果已经公布。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未接种疫苗和仅接种一剂次灭活疫苗者重症的发生率是接种两次、接种三次疫苗者重症发生率20倍以上。

  通过这些数据可以看到全程接种疫苗,接种加强针对于重症和死亡预防的保护效果会更好。谢谢。

  南方都市报记者:

  奥密克戎的传播速度很快、隐匿性很强,给社区防控带来很大挑战。我注意到很多社区在防控中提到了提级管理,请问专家面对奥密克戎疫情,过去的社区防控标准现在还适用吗?面对未来疫情形势,基层如何做到“四早”来阻断疫情传播?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社区防控专家组组长、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 吴浩:

  谢谢你的提问。奥密克戎疫情不同于以往疫情的特点,特别表现在传播速度快、潜伏期短、隐匿性强的特点。既往我们根据疫情防控的需要,利用“三公联动”的疫情信息划分了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并对三区采取不同的管控措施,这也是精准的要求。“三区”的管理是行之有效的处置办法,针对奥密克戎疫情的新特点,我们进一步加快封、管、控的时间,缩短集中隔离的时间,北京已经将密接者集中隔离从过去14天缩短到10天。二是采取临时管控措施,通过快管快筛的策略,以快制快,防止风险外溢,当风险解除后就快速解除。同时根据各地情况不同,防控策略措施也在与时俱进不断地优化,各地现在更多使用信息技术手段,例如在公共场所普遍推行了场所码,亮码、扫码、电子围栏等技术提高社区防控的精准和效率。

  针对社区防控中如何做到“四早”,发挥我国的制度优势,采取党建引领、三级包保、“五包一”等工作机制,压实四方责任,构建群防群控局面。一是要充分发挥村居公共卫生委员会作用,对重点人群、重点行业人员进行摸排,做到人员底数清、情况明;二是属地单位要做好爱国卫生运动的健康宣教,提高民众健康素养和传染病防护知识。同时也要加强疫苗接种宣传,开展便捷的接种服务,提高接种率;三是要合理设置核酸检测点,在城市设置15分钟的核酸采样圈;四是要发挥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门诊、药店等探头哨点作用,形成多点预警,对异常情况及时发现、及时处置,从而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不少民众担心核酸检测会造成人群聚集导致疫情进一步传播。大规模核酸检测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怎么做呢?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 郭燕红: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大规模的核酸检测不仅仅要具备一定的核酸检测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做好大规模核酸检测的组织管理。为了指导各地做好大规模的核酸检测的工作,我们先后印发了三版的核酸检测组织实施指南,指导各地做实做细有关工作。在大规模核酸检测组织管理方面有四点要注意:

  一是要做好工作预案和组织管理。要求各地提前做好工作预案,明确组织架构,理顺从“采样-转运-检测-结果回报”全链条的工作流程。对辖区内各个街道、社区、小区的实际人口情况做到本底清晰,到底有多少人口,分布在哪里,根据街道、社区甚至楼宇来设立好采样点。同时为做到高效转运,需要统筹检测机构布局和检测能力等,利用信息化系统很快把检测结果回报给公众。应该说做好工作预案非常重要,一旦疫情需要我们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的时候,我们能够迅速地启动预案,各部门协调配合,做好“采、送、检、报”全流程工作来提高效率。

  二是采样点的设置也非常关键,要求优化采样点的设置布局。采样点的布局要综合人口数量、地理交通以及核酸检测机构的布局,可以参考每2000-3000人来设置一个采样点,每600-800人设置一个采样台。此外,为了方便老百姓就近采样,原则上以小区为单位设置采样点。现在这个季节通风比较好,天气不是很冷,我们优先考虑室外的采样点,也可以选择体育场馆、学校操场等。

  三是要加强采样现场的组织管理。要设立清晰的指引标识,规划好进出路线,保证所有的采样人员是单向流动,而且要明确采样流程和注意事项。为了避免人员聚集,要求提前通知大家,做好分时段的预约,避免老百姓排队时间过长或者是人员过于集中,缩短排队时间,减少大家在短时间内聚集。同时,要求现场配备好工作人员、志愿者来加强采样秩序的维护,并指导公众做好个人防护以及信息采集。对于特殊人群,比如老年人、孕妇、孩子,我们要求设立“绿色通道”,让他们顺畅完成采样,同时也增强人性化的关怀。我也注意到在采样过程中,各地还有很多好办法,比如说长期在家里面的高龄老人,不便于下楼的人员,社区也都安排了采样力量,能够进行入户采样工作。

  四是社会公众要给予积极配合。做好现场采样工作离不开公众的积极配合。参加核酸检测的公众要戴口罩,不聚集,保持安全距离,自觉地服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引,而且采样过程中不要触碰采样台及采样台上任何物品,采样结束后尽快戴上口罩,迅速离开现场。做好大规模核酸检测采样工作是很不容易的,需要精细的组织管理工作,同时也需要公众非常好的配合。谢谢。

  彭博社记者:

  上海今天早些时候宣布5月中旬实现社会面清零。北京昨天也提出要继续采取“动态清零”的行动,请问京沪两地防控为“动态清零”调整提供了什么样的经验,能够在未来避免国内特大型城市在不进行封城或静态管理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下遏制住新冠病毒的大面积传播?第二个问题,我听到在居民居住区附近有常态化核酸检测,这样的核酸检测是否会在全国推行?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 雷正龙:

  谢谢您的提问。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发现一起、扑灭一起。

  上海、北京等地正在刻不容缓推进疫情处置,尽快实现社会面清零。针对病毒的不断变异,我们也在不断总结经验,完善防控措施,指导各地抓早抓小、以快制快,坚决做到应检尽检、应隔尽隔、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力争以最小代价、最小范围、最短时间控制住疫情传播。

  同时,我们也在加强防控准备,强化区域协防,多措并举加强方舱医院、定点医院、集中隔离点等资源储备,做好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提升早发现能力。进一步完善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救治体系,全力保障群众日常看病就医需求。继续推进疫苗接种工作。

  两年多来的抗疫实践证明,“动态清零”做法有效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当前中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优选择。谢谢。

  中国网记者:

  奥密克戎变异株对老年人的危害是否依然很大?谢谢。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 王华庆: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新冠肺炎疫情流行两年多来,病毒一直在发生变异,导致重症、死亡的风险也很大。尤其对老年人来说,除了病毒的因素外,还跟疫苗接种状况、是否高龄、是否有基础性疾病有很大关系。我们看到在疫情广泛流行地区,没有接种疫苗的老年人发生重症和死亡的比例还是比较高的。另外,奥密克戎变异株对于未接种疫苗的老年人来说,依然是一个危险的病毒。香港卫生署公布信息显示,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期间,80岁以上未接种疫苗老人病死率达到了16.5%。这个病死率单从数据上看,和武汉早期报道出来的80岁以上老人的病死率14.8%是非常相近的。我们看到奥密克戎变异株在老年人,尤其是高龄人群感染之后,如果未接种疫苗,带来的危害还是比较大的。谢谢。

  每日经济新闻宏观频道记者:

  近日以来,一些发生聚集性疫情的地区开展创建“无疫小区”的工作,我们记得2020年的时候,武汉评定了无疫情小区、社区、村(大队)。请问“无疫小区”是什么样的考评标准?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社区防控专家组组长、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 吴浩:

  各地从疫情发生以来一直因地制宜地创建“无疫小区”,也产生了很多经验。“无疫小区”的创建,指的是在一个潜伏周期内小区的疫情“零发生”。创建“无疫小区”包括清零、洁净、健康、关爱、动员和激励六个环节。

  清零是指一个潜伏期周期内无新增阳性的感染者、无症状感染者,也没有应隔离的密切接触者,所有人员应完成至少一轮的全员核酸检测,均是阴性的。

  洁净是规范的清洁消毒,要强化重点区域、重点部位的消毒,对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居住、工作、活动场所及时开展终末消毒;要保持环境卫生,规范设置生活垃圾临时收集点和医疗废弃物的临时收集点,严格按照分类处置的要求,保持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健康指的是要遵守防疫的要求,引导居民积极参加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主动报告个人的涉疫事项,认真配合做好核酸检测,包括抗原检测、勤洗手、戴口罩,培养良好的健康习惯。同时,要加强对居民的健康教育,引导居民树立健康的理念,增强健康常识和应对新冠疫情的能力。

  关爱指在社区内对特殊群体要摸清底数、健全台账,深入了解例如社区内的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空巢老人、残疾人、孕妇、婴幼儿、慢性病患者等这些重点人群的不同情况和需求,明确帮扶的内容,实行精准关爱和帮扶。要及时掌握居家隔离人员的心理动态,对出现焦虑、抑郁症状的居民要及时组织专业力量疏导干预,要安排24小时值班电话。

  动员是指充分挖掘社区、小区内部的党员志愿者、物业人员、驻区单位以及热心居民力量,建立党建引领下的小区群众群防群控的工作机制。

  激励是指全面地推进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干部下沉到一线参与到无疫文明小区的创建,对在创建工作中表现优秀的小区以及参与工作的干部群众给予适当奖励和宣传褒奖,最主要是通过这种创建形成一个建设健康社区的长效机制。谢谢。

  凤凰卫视记者:

  目前,全国各地的方舱医院建设情况如何?下一步有什么样的打算?能否保证在需要的时候快速启用呢?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 郭燕红: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当前,奥密克戎变异株已经成为新冠病毒主要流行株。奥密克戎变异株,第一是传播速度非常快,而且起病隐匿。虽然总的来看,感染者的病情总体较轻,但由于传播速度快,所以发生疫情后,感染者数量会在短时间内有一个激增。为了尽最大努力,在最短时间内能够实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保证最短时间内将感染者收入医院,同时保障正常医疗资源不被挤占,确保正常医疗服务的提供,在第九版诊疗方案中特别明确要建立分类收治的原则和要求。所谓分类收治,就是把轻症和无症状收入方舱医院,普通型、重型、危重型和有高危因素的感染者收入定点医院。为指导好分类收治工作,前期已经对方舱医院的建设以及管理印发了一系列的文件,专门要求各地要按照《新冠肺炎方舱医院设置管理规范》,做好方舱医院的建设准备,确保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很快地建成并投入使用。

  目前,绝大部分省市已经按照要求设置了一定数量的方舱医院,也为应对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的疫情做好了一定的床位储备。近期,大家可以看到,各地应对疫情过程中,方舱医院的启用在吉林、上海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一步,我们要求各省做好疫情应对准备,特别是在方舱医院的建设上要做到有备无患。我们主要是做了三方面工作要求:

  第一,进一步要求各省以地级市为单位,按照平战结合的原则,常规建设或者改造一定数量的方舱医院,相关水、电、厕所、淋浴、通风这些基础设施要提前做到布局改造到位。

  第二,做好方舱医院医务人员和医疗设备的准备工作。要求按照一定的配比组建好医疗队伍,同时做好救治和感染控制等方面的培训。另外储备好床位单元、医用物资、医疗设备,同时铺好医疗信息系统,一旦发生疫情能够在24小时内将这些设备设施进入到已经备好的方舱医院中,医务人员以及相关设备也能够投入到位。

  第三,保障好方舱医院的管理和运行,统筹各部门全力保障好方舱医院的建设以及建设后的正常运行,确保在有需要时,能够在一天内也就是24小时内转化为方舱医院投入使用,能够很快收治病人,为实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提供支撑。谢谢。

  香港中评社记者:

  目前,大部分奥密克戎感染者症状相对于其他感染者较轻,这让一些本身存在“疫苗犹豫”的人更加觉得没有必要接种疫苗。请问,这种观点是否合理?另外,有些人群患有肿瘤、免疫缺陷和自身免疫疾病、基础疾病等,这些人群也是感染后会得重症的高危人群,请问这部分人群有必要接种疫苗和加强针吗?谢谢。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 王华庆: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前面说过目前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传播过程隐匿,病毒感染的风险在不断地加大。对于没有接种疫苗的人,尤其是没有接种疫苗的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人,带来重症和死亡的风险是依然存在的。目前开展的一系列相关研究显示,现有的新冠病毒疫苗对于减少重症和死亡的作用是明确的、显著的。这也就是为什么病毒一直在变异,现在采取的全程接种,打加强针这样的全球共识的免疫策略没有改变的原因。

  您谈到的一些高危人群,有三个危险因素:一是年龄因素;二是未接种疫苗因素;三是有基础性疾病的因素。有基础性疾病的人感染新冠病毒,重症和死亡率会更高一些。还是举香港的例子,在前期死亡的病例当中,92%以上都有慢性基础性疾病,这些人的重症和死亡率高主要有两个原因,假如说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话,感染了新冠病毒,一个是发生新冠肺炎症状更严重,二是通过大量的研究也发现,新冠病毒会使原有的基础性疾病的合并症更加严重,发生率也更高。所以,我们一直强调对于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更应该全程接种疫苗,打完加强针,这样把他们患重症和死亡的风险降到最低。谢谢。

  中新社记者:

  请问全国疫苗接种情况如何?关于老年人疫苗接种的工作进展如何?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 雷正龙:

  谢谢你的提问。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部署,目前我们继续指导各地积极稳妥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截至5月12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33亿5857.6万剂次,接种总人数达到12亿8719.5万,已完成全程接种12亿5259.2万人,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全国总人口的91.3%、88.85%。完成加强免疫接种7亿6289.7万人,其中序贯加强免疫接种3344.9万人,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人数达2亿2823.6万人,完成全程接种2亿1625.3万人,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老年人口的86.44%、81.9%。60岁以上老年人完成加强免疫接种1亿6432.3万人。

  各地按照国家的各项工作要求,进一步加强预防接种的组织实施,加大宣传力度,同时因地制宜、开拓思路,充分考虑老年人接种需求,延续前期接种工作中的各项便民措施,推进精准预约,设立老年人接种“绿色通道”,开展流动接种服务。近期我们还了解到,有些省份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一些值得借鉴推广的经验,利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老年人提供高血压、糖尿病健康管理服务的时机,开展疫苗接种宣传,鼓励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在接受健康管理服务的同时完成疫苗接种。疫苗接种对于预防重症和死亡有明显效果,希望大家动员我们身边的老年朋友们,积极尽快接种疫苗。谢谢。

  封面新闻记者:

  社区防控是疫情防控的基础环节,近日我国多地出现疫情,请问针对居家隔离人员以及外出就医后返回的患者,社区应该如何管理?奥密克戎传染性强,这个过程中如何做好对工作人员的防护?本轮疫情中依然出现了一些隐瞒行程、不报备的情况,请问社区如何做到早发现?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社区防控专家组组长、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 吴浩:

  谢谢您的提问。在目前阶段对于需要隔离观察的密切接触者,仍然实施以集中医学隔离观察为主要措施,居家隔离观察是针对少数不宜进行转运隔离的人员并且家居环境满足有关要求和条件,这些人员都是经过相关部门评估过的,符合居家隔离的条件。对于居家隔离人员应该比平时更需要关怀,“远亲不如近邻,邻里守望,同一个社区的都是家人”。对于居家隔离人员来讲,社区会连同专业部门对其对接并给予专业指导,做好他们的基本生活和就医需求保障。指导居家通风、个人防护、分餐、消毒、垃圾处理等。还要做好个人自我健康监测,按照要求开展核酸和抗原检测,有关人员要遵守相关部门发布的居家指引。同时提醒大家,如果需要返回社区的民众,要提前主动向社区报备,比如北京,大家可以通过“京心相助”小程序提前登记,社区也会联系您进行隔离评估,通过评估如果符合条件,社区就采取人防技防等涉及保居家隔离人员足不出户。社区工作人员在工作的时候也要尽量减少与被隔离人员直接面对面的接触,工作中需要保持安全距离,特别是要注意做好手卫生工作,各地要根据本地疾控部门发布的不同岗位的防护指引做好科学防护,也不要过度防护。

  故意隐瞒行程和逃避检测等行为涉及到违法,这是很明确的。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针眼大的窟窿能漏斗大的风,抗疫的成功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配合,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防疫成果,主动配合流行病学调查,并遵守各项防疫措施,是对我们千千万万一线工作人员,万万千千的日夜坚守换来的劳动成果的尊重。这些一线工作人员他们也有家室,他们也是普通的群众,所以舍小家、保大家,希望能够对他们做到尊重。对个人来讲,早发现不仅是对大众的负责,也能够减少对家人的传染,降低重症的风险。所以我们在此呼吁大家非必要不要前往中高风险区,生活中要做到自我防护和健康监测,关注各地疾控部门疫情通报,有异常症状情况第一时间进行自我隔离,并主动报告。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健康第一责任者。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记者:

  5月5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指出,放松防控势必会造成大量人群感染,出现重症和死亡,请问医疗资源布局上,重症病例的医疗救治我们如何安排?同时,我们为什么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动态清零”政策?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 郭燕红:

  大家都知道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R0值是9.5,是德尔塔变异株的2倍,而代际间隔只有2.83天,在传播的过程当中,还有一定比例的感染者是没有症状的,因此传播不仅速度快而且不易被发觉,也增加了许多防控的难度。但如果我们要放松防控措施,就会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量人群感染。我们国家人口基数大,老龄人口多。老年人以及有基础性疾病的脆弱人群一旦感染,容易发展为重症,再加上我国的医疗资源总量不足,特别是优质医疗资源城乡、区域间分布不平衡。以重症医疗资源为例,无论是高水平的重症医疗团队还是重症床位,往往集中在大医院和大城市。所以我们必须秉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从严从实做好各项防控措施来避免大规模的人群感染,从而保障好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在重症病例的救治上,我们重点做了三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强定点医院建设。在对病例进行分类收治中,把重症、普通型患者以及有重症高危因素的患者收治到定点医院,而且我们要求各地选择综合能力强、管理水平高、医务人员素质过硬的医院作为定点医院,集中专家、集中资源将重症和有重症高危因素的病例收治入院,重症要收入ICU进行治疗。

  第二,指导各地进一步扩充必要医疗资源。要求各地加强重症医学专业建设,加强重症医护人员培养,进一步提高定点医院重症救治床位比例,并配足配齐重症医疗力量,确保疫情期间能够保证每一名重症患者都能够得到有效救治。

  第三,针对新冠肺炎重症病例多数为高龄患者,而且患有比较严重的基础性疾病的情况,我们指导各地强化关口前移,密切监测重症预警指标,及早介入,防止有这些高危因素的患者病情转重。同时,组织多学科联合诊疗,在治疗新冠肺炎的同时,加强对基础性疾病的治疗工作。强调多学科、一人一策、中西医结合来做好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医疗救治工作仅仅是疫情防控中的一环,如果我们的防控措施做得不快、不严、不落实,就会在短时间内造成大量人群的感染,以及重症患者数量的增加。因此,我们必须按照“动态清零”的总策略,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各项防控工作,才能够有效地控制传染源,保障好广大易感人群不被传染,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健康。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米锋:

  时间关系最后两个问题。

  财新周刊记者:

  与其他人群相比,为什么老年人感染新冠以后更容易出现重症和死亡?谢谢。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 王华庆: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老年人感染了新冠病毒之后,导致重症和死亡的比例在所有人群各个年龄段当中最高,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免疫力在减弱。第二,对于老年人来说,一般感染病毒或者细菌后,自身免疫发生率增加,更容易出现炎症反应。第三,老年人绝大多数都有基础性疾病,如果感染了病毒,也会导致原有疾病的症状更严重或者更容易出现合并症。这种情况不光是在新冠病毒导致的感染当中出现,大家熟悉的流感也是这样,还有我们身体平常就携带的肺炎球菌,体内也可能存在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老年人更容易出现肺炎球菌侵袭性疾病、容易发生带状疱疹。

  早期研究发现新冠病毒可以侵犯人体大多数组织和器官,如果再有基础性疾病,出现严重合并症的几率更大。因此,全球免疫策略一直把老年人和有慢性病等基础疾病的人作为优先人群来进行疫苗接种。谢谢。

  红星新闻记者:

  有公众反映本轮疫情中有个别社区采用了“硬隔离”防控措施,比如铁丝锁门、封堵通道等,这带来了安全等方面的风险?请问这些措施是否合理?社区隔离措施上怎样做到科学、精准?

  国家卫生健康委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社区防控专家组组长、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 吴浩:

  谢谢您的提问。我本人多次执行疫情防控相关任务,为了控制风险我也会被安排集中或者居家隔离,与大家一样有隔离的体会,感同身受。考虑到我国各地情况不同,特别是对于已经传播一段时间,社区的密接、次密接人员无法清晰判定,我们会对部分地区采取管控和封控,包括采取临时性的社会面静态管控。对于大型居住小区进行分区隔离,在社区中实施网格化管理,这种网格化管理可以让我们的服务对象和责任分工更加明确,不仅能够减少网格之间的交叉感染的风险,而且为同一个小区根据风险等级提供差异化管理提供了基础,比如一个大型社区,如果把它划分成若干个网格单元采取物理隔离的话,就可以以网格为单元,符合解封条件就解封一个,而不是等待整个社区一起解封,目的是精准防控。同时,也防止网格的工作人员可能会产生一些交叉感染,带来更大规模的疫情扩散。在疫情防控过程中通过设置一些卡口、出入限制等措施,对于防止疫情外溢包括一些民众误入风险区域,保护广大民众健康是十分必要的。但是采取物理隔离措施的同时,要结合地理环境留好安全通道、生命通道,安排专人值守,不要上锁、一封了之,要保证出现紧急情况的时候通道畅通。

  对于单元、楼门比较少的地区可能采取电子门磁、纸质封条等措施,这是软性的物理隔离。主要是为了提前发现一些不遵守防控要求的人员,及时地劝阻,防止火星的蔓延。街乡、社区(村)也要掌握封控、管控区域内重点人群的底数和分布情况,排除辖区内的消防安全隐患,针对性制定应对突发情况的预案,主动向居民公布联系人、联系方式,确保居民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能找到人,能够快速撤离。同时,要加强生活物资保障、就医保障、心理疏导,传递我们的真情和友情,多做春风细雨的工作,赢得广大民众理解和支持。你我同在、同心抗疫,早日取得抗疫胜利是大家共同心愿。在此,呼吁大家在隔离期间遵守规定,社区采取的隔离措施是隔离病毒的传播,不是隔离我们的真情。您的支持是对疫情防控人员的最好鼓励和点赞,他们也会用最大的奉献来为大家做好工作。我由衷地感谢你们的付出。谢谢。

  彭博社记者:

  针对刚才第二个问题我还想再问一下,现在居民点附近已经开始了大规模的常态化人群核酸检测,这是否是强制性的?是否会在全国推广?另外还有一个问题,关于老年人的疫苗接种率。我刚才听到了60岁以上老年人的疫苗接种率,是否有70岁以上、80岁以上等其他年龄段老年人接种率的数据?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米锋:

  关于核酸检测的相关问题请郭燕红女士介绍。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 郭燕红:

  谢谢这位记者对核酸检测问题的关心。核酸检测是我们早期发现感染者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可以早期发现疫情,另一方面也使得感染者能够早诊早治,所以非常关键。在我们怀疑有社会面传播的时候,开展区域一定规模的核酸检测,能够第一时间锁定感染人群、确定感染范围,能够更精准地识别相关感染的位点,这是大规模核酸检测发挥的作用。一旦确定了相应的高发人群、高发地点,就要更精准地识别相应的感染者。应该讲,要坚持区域性的核酸检测工作与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核酸检测相结合,这样既有利于疫情防控工作,更有利于感染者的早发现、早诊治。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米锋:

  关于70岁以上老年人、80岁以上老年人的接种情况,之前在国务院新闻办的新闻发布会上,我委领导曾经作过介绍,后续我们还将继续召开新闻发布会,有新的数据我们将及时发布,欢迎您继续关注。

  今天的发布会几位嘉宾为我们介绍了近期疫情防控的情况,也介绍了医疗救治的开展情况。今天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admin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栏目分类
Copyright © 2010-2020 环球新闻传媒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3004180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