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 > 专题 > 正文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022年5月27日新闻发布会文字实录

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 编辑:admin 时间:2022-05-31
导读: 当前,全国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继续下降,但每日仍有10余个省份报告新增本土感染者,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时 间:2022年5月27日

    地 点:国家卫生健康委西直门办公区新闻发布厅

    主持人:米锋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嘉 宾:刘培俊  教育部体卫艺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

  雷正龙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

  王华庆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

  张流波  中国疾控中心消毒学首席专家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米锋: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下午好!欢迎参加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办的新闻发布会。

  当前,全国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继续下降,但每日仍有10余个省份报告新增本土感染者,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要继续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以快制快处置疫情,查漏洞补短板,做好核酸筛查、流调排查和风险人员管控,尽早阻断传播链。

  要依法依规、科学精准落实防控措施,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和正常就医需求。

  抗击疫情需要群防群控,要继续保持良好卫生习惯,遵守疫情防控要求,积极接种疫苗,切实履行好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职责。

  今天发布会的主题是:刻不容缓,抓实抓细疫情防控有关情况。

  我们请来了:

  教育部体卫艺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刘培俊先生;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雷正龙先生;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先生,

  消毒学首席专家张流波先生;

  请他们就大家关心的问题共同回答媒体的提问。

  下面,请记者朋友举手提问,提问前请先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新华社记者:

  刚才主持人提到,我国新增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数量继续下降,请问近几日我国疫情形势有哪些变化?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 雷正龙:

  谢谢您的提问。近几日,全国疫情继续稳定下降,全国每天新增本土感染者已降至600例以下。当前,上海市每日新增报告感染者数已连续4天降至500例以下,疫情继续处于稳中向好的可控状态,但相较全国其他城市仍处于较高风险水平,仍需要警惕部分重点场所疫情反弹;北京近两日新增报告感染者数量显著降低,已有8个区县达到社会面稳定清零状态,但丰台、海淀等区近日仍发现社区感染者,疫情社区传播风险仍局部存在,需要加大排查集中隔离力度。吉林近期部分抵边县报告本土病例,且感染来源不明确,疫情有自抵边地区逐渐向内陆地区扩散趋势,已出现外溢,需高度重视输入风险,强化外防输入各项措施。天津目前呈现多点聚集性疫情,社区传播风险仍然存在。四川广安邻水疫情进入扫尾期,已连续多日没有报告非管控人员感染者,疫情风险可控。河南疫情基本稳定,郑州市全域实现社会面清零,许昌局部尚存在小规模疫情。

  当前,全国面临“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持续存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将继续指导各地进一步贯彻落实“四早”要求,升级防控能力,提高应对处置效率和质量,压实疫情防控“四方”责任,落实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点单位防控措施,科学精准施策,坚决防止简单化、一刀切、层层加码,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记者:

  我们了解到,目前针对奥密克戎的疫苗已经进入到临床试验,为了更好地加强免疫效果,现在公众接种的疫苗都是针对原始毒株的,我们公众是否在接种第二针或者加强针的时候需要再等一等,等到奥密克戎疫苗正式应用之后再接种呢?谢谢。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 王华庆: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其实,奥密克戎变异株使得新冠病毒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染性也更强,另外也使得传播过程更加隐匿,实际上我们的感染风险一直在增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看到,目前新冠病毒疫苗其实对预防重症和预防死亡的效果是明确且显著。而且,我们也看到,新冠疫苗如果完成全程接种和加强针的话,效果会更好。

  其实,目前开展奥密克戎株疫苗的研究,是期望在未来我们在应对新冠病毒的过程中能够增加一个手段。奥密克戎变异株疫苗虽然已经进入了临床试验,确定其研究结果还需要时间。另外,现在病毒的变异和进化也增加了不确定性,当前奥密克戎疫情在全球,尤其是有些国家流行的还是比较严重的。在这种情况下,尤其是对老年人,我们也一直在强调,包括对那些有基础性疾病的人,如果你不完成全程接种、加强针接种,一旦疫情出现时,会带来更多的重症、也会增加医疗救治负担。当务之急是尽快全程接种,符合条件的尽快完成加强针的接种。谢谢。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在发生疫情的地区,群众按照规定减少流动,相应地对于快递的需求量就在增加,请问快递在仓储运输以及送达环节中应当如何做好消毒?群众个人在收取快递时应当如何做好消毒以及个人的防护?谢谢。

  中国疾控中心消毒学首席专家 张流波: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在发生疫情的地区,群众流动减少了,快递的需求增加了。国家邮政局对快递消毒有专门的操作规范和指导文件,快递业也有专门的生产操作规划,明确规定了要实行分级分区的防控,其中对快递包括物品的仓储、物流、货物送达等环节,都专门规定了消毒的处理要求。

  对于公众来说,我们最关键的可能仍然是在收取快递的时候怎么样应对和处理。这里我有几点建议。首先,我们还是应该尽量避免快递被污染,所以要尽量从低风险地区购买相关物品。因为目前对快递包装物里面的消毒处理,技术上还是有一定难度的。第二,我们在接收快递的时候,应该优选无接触方式,避免直接的人跟人之间的对接。同时,要做好适度防护,戴好口罩、戴好手套,跟其他人员要保持一米距离。

  除此以外,快递的包装要尽量不带入室内,如果必须带入,我们就可以用消毒纸巾对六面进行消毒,或者用消毒剂进行喷雾消毒。当然,还有一点特别重要,我们处理完快递以后,一定要记得洗手,或者用消毒剂做好手消毒。谢谢。

  南方都市报记者:

  请问教育部的刘司长,现在部分城市还有疫情,对于当前的校园疫情防控来说有什么样的重点?谢谢。

  教育部体卫艺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 刘培俊:

  感谢南方都市报关心校园疫情防控。为科学精准有效应对当前新冠疫情复杂形势,维护师生健康、校园安全和教学秩序,教育部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疫情防控的各项部署,多次组织专家研判,多次召开全国教育系统疫情防控视频工作会议,也多次完善政策措施,指导各地做好校园疫情防控的五项重点工作:

  第一,严格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落实“四方”责任,加强校门管理、健康监测,特别是食堂、宿舍以及校医院等重点场所管理;加强师生健康教育,提升个人防护能力;同时坚持定期开展核酸抽检制度,加强防疫物资储备,加强应急预案演练。

  第二,备好突发性疫情应急处置。落实“四早”要求,一旦学校周边包括校园内发生疫情,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切实做到“应检尽检,应隔尽隔,应转尽转,应治尽治”,协调联动核酸检测、流调转运、隔离管控以及相关的疫情防控措施,确保风险人群及时从校园分离开来,守住校园不发生大规模疫情的底线。

  第三,强化校园内生活服务保障。提高校园服务的精准化水平,特别是根据学校师生员工的生活需要,加强生活物资、防疫物资以及教学物资的供应,保障好师生员工看病就医的需求,稳控校内的餐饮以及相关商品的价格,为师生员工营造安全有序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环境。

  第四,加强师生人文关怀。学校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带领教师、班主任、辅导员以及管理人员下沉到一线,深入到学生宿舍等生活区域,动态了解师生员工的生活需求,解决实际困难,争取全体师生员工的理解支持。

  第五,提升学校卫生服务能力。特别是加强中小学医务室以及高校校医院等专业机构的建设,配齐配强专业人员,全方位保障师生健康,特别是高校要科学设置临时留观场所,建立隔离缓冲用房,建立物品缓冲区,同时畅通与周边定点医院的对接机制,为疫情防控打好专业基础,提供支撑能力。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近期,一些地方对病例居住或者活动过的地方进行了终末消毒,但是有些地方在执行过程中加码到了“一人阳性整楼入户消杀”,这件事引发了社会广泛争议,这样做是否是合理的?另外,终末消毒应该如何在尽量减轻对群众正常生活影响的情况下做到更加的精准?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 雷正龙:

  谢谢您的提问。消毒是实施“人、物、环境”同防、切断传染病传播途径的有效措施和手段,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按照传染病法防治规定,对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和物品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国家卫生健康委高度重视消毒工作,疫情发生以来,先后印发了多个消毒技术文件,科学指导精准消毒,并做好公众的科普宣传,各行各业落实主体责任,针对本行业的特点,也都细化了规定,并且实施相应的监督。

  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各地组织专业的消毒队伍依法依规按照新冠肺炎防控方案以及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对病例或者无症状感染者居住或者活动过的场所,以及可能被污染的环境场所进行终末消毒,为确保环境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是我们也发现,在消毒执行过程中,个别地方存在着沟通不到位、操作不规范等问题。对此,我们也要求进一步加强对政策文件、技术操作流程、消毒方法的培训、宣贯,以及加强消毒过程中的监督等工作。各地在组织入户消毒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消毒技术规范和流程执行,同时要注重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的沟通,让大家能够理解和支持消毒工作,共同做好规范消毒。谢谢。

  每日经济新闻宏观频道记者:

  有说法认为“奥密克戎感染后就会获得天然的免疫”,这种说法有道理吗?对于感染奥密克戎后获得的免疫和接种疫苗后获得的免疫效果,这二者有什么区别?谢谢。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 王华庆: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其实新冠病毒在变异,还在进化,尤其是最近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其实我们还在不断的认识过程中。感染病毒之后,从理论上会产生天然的免疫,但是我想,这不是目前我们应做出的选择。

  我们都知道,一方面,奥密克戎变异株还会导致重症和死亡,尤其是在慢性病人群当中、老年人当中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如果你不接种疫苗,单靠自然感染获得免疫,我想这可能是个危险的选择。第二,新冠病毒疫苗应用以来,我们看到其预防重症和预防死亡的效果还是非常明确的。此外,奥密克戎变异株发生了一个相当大的变异,这种情况下,自然感染产生的免疫力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最近有两项研究,都发表在世界顶级的医学期刊上,一个是在《自然》医学期刊上发表的,还有一个是《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的,这两项研究的结论是什么呢?奥密克戎变异株在未接种疫苗人群中诱导的中和抗体水平要低于疫苗接种者,诱导的抗体广度不够,针对其他变异株感染的保护作用有限。谢谢。

  总台央视中文国际频道记者:

  我们知道,《新冠肺炎疫情消毒技术指南》规定,在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住院后,应该对其居所进行终末消毒。然而近期有研究显示,新冠病毒通过物体表面接触传播是很小的概率事件,这也引发了一些争议,终末消毒、入户消杀是否有必要?在何种情况下需要消毒?消毒是否有效呢?

  中国疾控中心消毒学首席专家 张流波: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这确实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也是我们疫情以及整个防控技术手段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时候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刚才我们雷正龙副局长已经就终末消毒的必要性、法规要求做过介绍,所以我想就你提的这个问题,从技术方面再做一个说明。

  因为在传染源隔离后,防止新冠病毒通过环境、通过物品传播,就成为了重点。在哪种情况需要终末消毒呢?我想,首先,新冠病人或者无症状感染者离开以后,对其污染的环境和物品,而且污染的环境和物品上面可能存在着活的病毒,我们在正常使用之前就需要进行终末消毒。要判定病毒的死活,有时候确实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它不只跟时间有关系,也跟病毒的特性、病毒的数量、当时环境的温度、湿度、污染物的多少、阳光照射的强度,也跟材料特点等很多因素都有关系,所以要做一个科学的判定。我们终末消毒结束以后,可确保环境及其物品中不再有活病毒存在。所以,入户的终末消毒,是我们实现病家无害化,阻止病毒经过家庭传播的有效措施之一。大家需要注意,入户消毒操作的时候,为了保证人员的安全,家庭成员需要在消毒结束以后才能进去,消毒队员本身也需要做好个人防护。消毒的时候,我们要选择安全有效的消毒剂和消毒方法,要针对不同的物品、材质,来采取不同的消毒方法,要保护好贵重物品,并尽量减少对所有消毒对象的损害。对家里面库存的感染者又确实没有使用的这些物品,我们也可以采取密闭封存、长时间静置这种无害化方法。需要特别强调,消毒作为切断传播途径的方法之一,需要与传染源的隔离治疗和易感者的保护真正结合起来。谢谢。

  凤凰卫视记者:

  我们关注到网上有这样的讨论,一些接种新冠疫苗后得了白血病的人群认为患病与接种疫苗有关,请问专家如何看待这样的说法?谢谢。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 王华庆: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其实接种疫苗之后出现一些症状和疾病,包括刚才你提到的白血病,跟疫苗有没有关系,我们在判定时要做好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就是流程要规范。第二件事情是判断要有依据。从流程上来说,接种疫苗之后,怀疑到出现跟疫苗有关的症状和相关疾病的时候,要进行报告,报告给接种单位。接种单位收到报告之后要去做调查,这个调查是由多领域的专家组成的专家组来做相关的调查,而且在调查的过程中,要把相应的资料收集齐全,包括接种疫苗的资料,这个可能是大家非常关心的,其次也包括既往患病史,还有一些临床表现和相应的检查结果。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疾病,这需要收集、调查齐全相关资料。

  另外,和疫苗有没有关系,即我们说的异常反应,是由谁来判断呢?也是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专家诊断组,根据调查结果、调查内容来做出分析和判断。一般我们在判断不良反应或者异常反应过程中,要考虑六个方面。大家更关注的是时间上的关联,就是打疫苗在先,出现症状或疾病在后,这是第一个前提。

  第二个要考虑的因素就是生物学的合理性,例如为什么我们现在减毒活疫苗原则上不给有免疫缺陷的人接种,因为减毒活疫苗从理论上来说、从生物学基础上来说,可能会引起这些免疫缺陷人发生异常反应的风险增加,这就是生物学的合理性。

  第三个是关联的强度。我们都知道,两个数据可能看着有差异,但是在统计学分析的时候,要么没有差异,要么有差异,还有一种情况是差异是否有显著性,这就属于关联的强度,这是我们在判定异常反应时需要做的第三件事情。

  第四件事情,异常反应的发生其实也有它的规律性,跟药物一样,有剂量效应的关系,如果含量大的话,出现某种反应的机率和强度就会大。现在国外应用的一些mRNA疫苗,抗原含量不一样,抗原含量大的,出现一般反应机率就高一些,像发热这样的情况就多一些。

  还有一个要考虑的因素是关联上的一致性,这个可能比较专业了,但是简单点说也比较容易,就是打了疫苗的这些人是不是出现了类似的症状或者疾病,而且这些类似的症状和疾病要高于它的基线水平,就是说打疫苗的人和没打疫苗的人都会出现这种情况,但打疫苗的人当中是否出现了更高发的情况,这是关联上的一致性。

  最后一点,要考虑关联的特异性。关联上的特异性通常就是说疫苗是唯一的原因。比如你有免疫缺陷,我们打卡介苗之后可能会出现播散性结核,也就是由疫苗引起的结核。但是为什么会引起?因为这个人有严重的免疫缺陷,卡介苗是个活疫苗,就会出现这种病症情况,这就属于关联上的特异性,也就是说疫苗可能是导致这种疾病的唯一原因。

  我们还是在这里强调,大家如果接种疫苗之后出现了身体不适,尤其是持续时间比较长、症状比较重的时候,马上去就医。第二个,如果你怀疑是不是跟疫苗有关系的话,我们有相应的人员去做调查,而且调查之后,也会根据我刚才说到的六个方面来做判断,而且这个判断不是一个人的判断,是由多学科的专家组成的专家组来进行判断。疫苗异常反应及其诊断还是在认识过程中,需要不断完善,但是要做出判断,是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专家组来进行判断。谢谢。

  澎湃新闻记者:

  我的问题是向张流波主任提出。我们都知道,多数消毒剂具有很强的刺激性,比如刺激我们的眼睛和喉咙等方面,对于这方面我们应该如何防范,避免消毒剂给人体带来的一些伤害?谢谢。

  中国疾控中心消毒学首席专家 张流波: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这个问题也是这几年经常被问到的消毒技术问题。但是,我还是愿意多讲几句,继续宣传如何避免消毒带来的健康风险。

  第一,应该避免盲目消毒、过度消毒,消毒要有针对性。只有在通过消毒能够切断传播途径的时候才有必要实施消毒。同时,如果我们有多种方法可以实现阻断传播的时候,我们就可以选择最安全有效的方法,最经济便捷的方法,消毒是可供选择的方法之一。

  第二,应该要确保消毒有效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安全性好的消毒剂和消毒方法。需要特别说明一下,消毒剂是否安全与使用方法有比较大的关系。我们比较常见的季铵盐消毒剂与过氧乙酸、过氧化氢、含氯消毒剂比较,季铵盐消毒剂在做擦拭消毒、浸泡消毒的时候,通常安全性比较高,但是你要把它去做喷雾、熏蒸、气雾消毒的时候,吸入带来的安全风险就相对较高。所以我们要针对不同的消毒对象和消毒方法来选择消毒剂就非常重要。具体的消毒剂的选择,应该可以参考两年前联防联控机制曾经发布过的一个《常用消毒剂使用指南》。

  第三,消毒剂的使用浓度也不是越高越好,使用的量也不是越多越好。我们只要能够达到消毒效果就可以了,因为过大的剂量会伴随安全风险。使用的时候,我们应该是按照消毒剂的说明书规定的用量来使用。

  第四,在使用的时候,要做好个人防护。比如消毒的时候,无关人员应该尽量远离这些消毒操作区域,消毒的工作人员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戴手套、戴口罩、戴护目镜、穿防护服,使用防化过滤器等装置,来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谢谢。

  中国教育电视台记者:

  我们都知道,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所以想请问教育部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确保各地都能有效保障教育教学质量,安全有序地做好线上线下教学转换工作?谢谢。

  教育部体卫艺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 刘培俊:

  感谢教育电视台记者关心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线下教学的转换,特别是教学质量的保障问题。可以说,当前新冠疫情防控期间,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业进步发展同等重要。当前,全国各地疫情不同,学校教学方式在灵活切换,不管是线上教学还是线下教学,学和教的质量都是有保障的。为了保障线上教学质量,近几年教育部推动各地建立了一套线上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第一,以优质化的课程资源来保障质量。教育部加快建设“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持续开发和上线推送优质课程资源,带动各地、学校和老师一起努力,为学生打造“人人可及、处处可学、时时在线”的网上课堂,可以说,与信息技术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为实现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打下良好的技术基础。

  第二,以高效率的在线互动保障质量。学校不断优化在线教学的方案,鼓励老师开展线上教学、线上答疑、线上测评以及线上讨论等教学活动,强化教师与学生的互动,确保教与学的效果。

  第三,以精细化的教学管理保障质量。教育部联合有关部门印发了在线课堂教学管理的规定,强化学校的主体责任,明确学生的学习要求,特别是严格课程的考试纪律,加强平台的监督与管理,来保障全流程的线上教学质量。

  当前,新冠疫情形势复杂多变,各地学校因时而变、因需而动,及时做到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有序切换,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教育教学的影响。近期,教育部再次发出通知,对线上线下教学的有序转换提出明确要求:

  第一,健全决策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明确线上线下教学的基本原则、总体要求、实施条件,指导学校不断完善线上线下教学的方案,总体的要求是:线下教学重点确保安全,线上教学重点确保质量。

  第二,精准分类施策。针对本地区有疫情、无疫情以及风险等级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实现从线上到线下,从线下到线上教学方式转换的有序。同时,统筹考虑学生的实习与实践、考试与教学、升学与就业等各环节有序进展。

  第三,畅通信息渠道。及时发布线上线下教学转换的通知,讲清楚政策,讲清楚教学安排,充分听取学校学生、老师和家长的意见,确保学生对于教学方式的转换有所准备,能够很好地适应线上线下教学的切换。谢谢。

  人民日报记者:

  请问我国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情况特别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接种情况如何?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 雷正龙:

  谢谢你的提问。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部署,目前我们继续指导各地积极稳妥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截至5月26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疫苗33亿7589.8万剂次,接种总人数达12亿8958.4万,已完成全程接种12亿5573.2万人,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全国总人口的91.47%、89.07%。完成加强免疫接种7亿7467.9万人,其中序贯加强免疫接种3682.2万人。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覆盖人数达2亿2955.3万人,完成全程接种2亿1760.9万人,覆盖人数和全程接种人数分别占老年人口的86.94%、82.42%。完成加强免疫接种1亿6793.5万人。

  新冠病毒疫苗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并在预防重症、死亡等方面效果较为明显。为进一步做好疫苗接种工作,我们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开拓思路,进一步优化服务模式,加大宣传力度,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接种服务。谢谢。

  封面新闻记者:

  研究发现高龄、合并症、免疫受损患者一旦突破感染容易发展为重症,请问对于高危人群是否需要额外保护来加强免疫?谢谢。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 王华庆: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刚才你说到的这些高风险人群,其实一直是我们接种疫苗最优先的对象,也是最需要保护的对象。是不是通过额外的保护来加强免疫,属于免疫程序的一部分,免疫程序怎么样来制定,要考虑几个方面:第一,在制定免疫程序的时候,要考虑它的必要性。第二,我们要考虑人群之间,包括老年人、免疫缺陷人群和普通人群之间免疫力的差异性。第三,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考虑这几个方面或者更多因素的时候,其实我们要有研究证据,不管是必要性、安全性、有效性也好,基于这些证据基础上,我们才能制定出更好的免疫程序。

  其实,未来新冠疫苗的免疫程序属于免疫策略当中的核心部分,在免疫策略的制定过程中,还是要考虑疾病的流行情况、病毒的特性,还有疫苗应用过程中和未来疫苗使用的时候,考虑它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来不断地完善免疫程序,也包括针对一些重点高风险人群,例如老年人和有其他基础性疾病的人群的加强免疫策略。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米锋:

  谢谢,最后再提两个问题,请继续提问。

  中国青年报记者:

  现在在公共场所比如说公园或者景区也在开展消毒工作,请问室外消毒工作应该如何正确开展?它跟入户消毒有何区别?谢谢。

  中国疾控中心消毒学首席专家 张流波: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疫情期间,我们的商超、宾馆、农贸市场、学校、交通工具、办公楼宇、建筑工地这些地方确实需要开展预防性消毒。对这些地方的消毒,我们应该是有重点,重点是针对这些高频接触的物品表面,比如说像门把手、电梯按钮、柜台这些地方,是我们清洁消毒的重点。室外的这些景区,我们要做重点消毒的,应该只是涉及公共卫生间、售货亭等人群聚集场所的环境和表面消毒为主。当然,如果有健身器材,也是我们消毒的重点。在没有明确污染的情况下,没有必要对室外场所的地面、路面甚至绿化带进行大规模的喷洒消毒,对室外的空气消毒也没有必要。

  这些场所的消毒是日常都需要做的,是预防性消毒。而入户消毒只有在家里出现阳性感染者,在阳性感染者转移后,家中无人情况下,由专业人员按照相关要求,入户开展终末消毒。当然,由于家庭中物品和环境较为复杂,且涉及个人财产问题,入户消毒的难度比其他场所消毒更大,经常需要根据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消毒方法。谢谢。

  红星新闻记者:

  暑假将近,随着高校陆续放假,大量学生开始离校返家,请问如何指引高校学生做好离校、居家期间的疫情防控?

  教育部体卫艺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 刘培俊: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今年学校的暑期即将到来,又到了学生离校返乡的重要时间,可以说学生离校返乡跨省、跨区,流动性大,做好学生暑期的疫情防控,事关学生的健康安全,事关全国的疫情防控大局。当前,教育部把做好学生离校返乡作为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和任务,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加紧部署,指导各地切实统筹安排好学生的暑期离校返乡工作,支持学校所在地以及学生返乡地和各个学校做实做细做好离校返乡各个环节的工作,确保学生“有序离校、安全旅行、健康到家”。

  关于如何指引高校学生做好暑期的疫情防控,教育部也已经作出了系统系列部署。截至今年5月,教育部组织专家根据学校疫情防控的技术方案,也是针对奥密克戎毒株传播特点,特别是适应当前学校疫情防控的实际需要,研究制定并发布了学生健康指南、教师行为指引和家长日常建议等三个行为规范,为学生当前暑期防控疫情提供了非常好的参照和遵循。

  第一,发布了学生健康指南。量身定制,分别为返乡居家、暑期留校、医学观察和住院就医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南文本,并制作发布了H5动漫科普图画,指导学生在不同的场景下遵守防疫规定,加强个人防护,确保生活学习健康。

  第二,发布了教师行为指引。突出强调,学校教职员工都是校园疫情防控的责任人和奉献者,也是自身健康的负责人和守护者,更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和促进者。对自身健康、学生健康和校园健康负责,确保健康、安全、高效工作。

  第三,发布了家长日常建议。重点提示,学生家长自觉遵守国家、地方、社区和学校的疫情防控规定,与学校紧密配合、家校联动,在疫情防控中以身作则,为子女作表率、树榜样。

  近期,教育部发布教育系统疫情防控三个行为规范,可以说是分类指引,各有侧重,总体上看,有一个共同的政策目标:多方努力,引导学生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非常时期,能够加强个人防护,健康学习、健康生活、健康成长。谢谢。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 米锋:

  谢谢,今天的发布会,几位嘉宾为我们介绍了近期疫情防控的有关情况,还介绍了疫苗接种特别是如何科学消毒有关情况,介绍了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再次感谢几位嘉宾,后续我们还将继续召开新闻发布会,欢迎大家继续关注。各位记者朋友有什么问题,也可以提前发给我们。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admin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栏目分类
Copyright © 2010-2020 环球新闻传媒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3004180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