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纲: 把好货币供应总闸门平滑宏观杠杆率波动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10月21日在2020金融街论坛年会上指出,货币政策要把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平衡,既不让市场缺钱,也不让市场的钱溢出来,保持货币供应与反映潜在产出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基本匹配。
在今年抗疫的特殊时期,宏观杠杆率有所上升。易纲表示,明年GDP增速回升后,宏观杠杆率将会更稳一些。货币政策需把好货币供应总闸门,适当平滑宏观杠杆率波动,使之长期维持在一个合理的轨道上。
稳健货币政策取得积极成效
易纲介绍,2020年以来疫情给全球经济带来严重冲击。中国货币政策响应及时有力,总量合理适度,为保市场主体稳就业营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2020年以来人民银行3次降准,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下降约1个百分点,降准释放流动性1.75万亿元。2018年以来,人民银行10次降准,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下降约5.5个百分点,累计释放流动性8.1万亿元。”他表示。
易纲表示,总体来看,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得积极成效,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有力支持了经济稳步恢复。9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与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增速分别为10.9%与13.5%,前9个月人民币贷款新增16万亿元,都明显高于上年同期。普惠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制造业等贷款利率均降至历史新低。信贷结构明显优化,支持小微经营主体3100多万户。
在向实体经济让利方面,易纲称,金融管理部门通过深化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促进降低贷款利率、实施两项直达货币政策工具、减少收费等方式,推动金融部门向实体经济让利。据估算,截至9月末,已实现让利超过1.1万亿元,预计随着各项政策措施效果进一步体现,全年可实现让利1.5万亿元目标。
既不让市场缺钱也不让钱溢出来
关于下一阶段货币政策,易纲表示,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灵活适度、精准导向。货币政策要把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平衡,既不让市场缺钱,也不让市场的钱溢出来,保持货币供应与反映潜在产出的名义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基本匹配。
同时他表示,尽可能长时间实施正常货币政策,保持正常的、向上倾斜的收益率曲线,为经济主体提供正向激励,总体上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人民币资产的全球竞争力,帮助我国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在今年抗疫的特殊时期,宏观杠杆率有所上升,明年GDP增速回升后,宏观杠杆率将会更稳一些。货币政策需把好货币供应总闸门,适当平滑宏观杠杆率波动,使之长期维持在一个合理的轨道上。”易纲表示。
易纲指出,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和完善应对疫情中一些行之有效的结构性金融政策,助力完成全年发展目标任务。他表示,支持小微民营企业、支持稳就业、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措施将继续坚持,并进一步完善,促进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
易纲表示,货币政策要更好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货币政策应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更加注重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益,提高金融机构长期支持实体经济的积极性,为涉农、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等提供持续支持。
明确银行与非银行业务边界
针对金融科技发展带来的变化和问题,易纲在“金融科技与创新”平行论坛上指出,要建立清晰的法律框架,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加强国际合作,注意保留传统的有效的金融交易渠道和服务方式。
易纲以“ABCDE”来概括金融科技的细分领域:A是人工智能,B是大数据,C是云计算云存储,D是分布式记账或者区块链,E是电子商务。ABCDE里面都有金融科技的运用,其中大数据是最重要的。
易纲称,金融科技发展带来了新变化。新变化就是谁占据流量,谁就有数据;谁有数据,谁就有客户。如果客户有黏性,那就可以持续有数据。所以大型科技公司在数据占有、应用和存储方面越来越有优势。大数据竞争背后是人才的竞争,人才背后是体制机制的竞争。目前大型科技公司、部分商业银行、一些中小型有特点有专业的科技公司各有各的特长,各有各的领域。
由于上述变化,易纲表示有几个问题值得关注:第一,传统金融向数字金融的转化;第二,在企业和居民方面,存在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保护的问题;第三,金融科技大大提高了金融可得性,提高普惠金融的便利性,但同时也造成了数据鸿沟。
易纲就此给出应对思路。一方面,要建立清晰的法律框架。营造公平竞争的环境,该透明的一定要透明,该保护的一定要保护,取消数据采集过程中的霸王条款,规范集团内部为了商业目的使用个人信息和企业信息的行为,严防隐私和商业秘密被滥用。
另一方面,完善金融监管体系。要决定哪些金融服务采取牌照管理,有些公司已经形成了金融控股集团的架构,应该怎么管理金融控股公司;明确银行与非银行业务边界,对于相同的金融业务应该有相同的金融监管措施,比如资本充足率、流动性要求,这样才能形成公平竞争的环境。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