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召开教育这十年1+1系列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学生资助
教育部召开“教育这十年”“1+1”系列发布会⑩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学生资助事业改革发展成效。(中国教育报记者 冯子琪/摄)
教育部召开“教育这十年”“1+1”系列发布会⑩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学生资助事业改革发展成效。(河南省教育厅分会场)。(河南教育新闻中心 程世超/摄)
续梅:
各位嘉宾、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各位来参加教育部“教育这十年”“1+1”系列发布采访活动的第十场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要向各位介绍十年来学生资助工作取得的进展与成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多次作出了重要决策部署。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已经建成了中国特色学生资助体系,兑现了党和政府“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庄严承诺,也为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促进教育公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2-08-30 10:00:53
教育部新闻办主任、新闻发言人续梅主持发布会。(中国教育报记者 冯子琪/摄)
续梅:
今天我们邀请了几位嘉宾共同来为各位做介绍,主会场出席发布会的嘉宾有:教育部财务司郭鹏司长、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马建斌副主任,本场专家请来的是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教育经济研究所丁小浩所长。此次“1+1”活动的分会场设在了河南,分会场出席会议的是,河南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专职副书记尹洪斌、专职委员吕冰。此外,还有西安交通大学孙早副书记在线上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
下面在嘉宾介绍相关内容之前,我们先播放一个视频短片,一起回顾学生资助工作的这十年。
2022-08-30 10:01:49
续梅:
下面首先请郭鹏司长来介绍学生资助工作十年改革发展的总体情况。
2022-08-30 10:07:04
教育部财务司司长郭鹏介绍学生资助十年改革发展总体情况。(中国教育报记者 冯子琪/摄)
郭鹏: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学生资助是重要的保民生、暖民心工程,事关教育公平和民生福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要求“健全学生资助制度”“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水平”。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督促指导地方各级政府和学校着力建设高质量学生资助体系,坚持推进精准资助和资助育人,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努力交出一份人民满意的答卷。
2022-08-30 10:08:06
郭鹏:
第一,十年不懈努力,建成中国特色学生资助体系。
目前,我国学生资助已形成投入上以政府资助为主、学校和社会资助为辅,方式上以无偿资助为主、有偿资助为辅,对象上以助困为主、奖优为辅的中国特色学生资助体系,涵盖28个中央政府资助项目,“奖、助、贷、免、勤、补、减”多元政策相结合,年资助1.5亿人次,年资助金额2600多亿元,为世界提供了学生资助的中国方案。
2022-08-30 10:09:54
郭鹏:
一是资助项目更全,构建了符合国情的资助政策体系。十年来,国家建立实施学前教育资助制度,为小学生免费配发汉语字典,免除普通高中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杂费,新设立中职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学业奖学金,启动高校新生入学资助项目,出台高校学生应征入伍服兵役国家资助办法、直招士官国家资助政策等,填补了资助领域的多项空白。同时,充分考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及学生受助需求变化等实际,陆续对各学段17项国家学生资助政策进行了26次调整和完善,确保资助政策和资金投入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向欠发达地区倾斜、向民族地区倾斜、向特殊困难群体倾斜。
2022-08-30 10:10:21
郭鹏:
二是资助力度更大,形成了政府投入为主的资助格局。十年来,全国学生资助金额累计超过2万亿元。其中,财政投入资金累计达1.45万亿元,占资助资金总额的72%;学校和社会投入资金累计达0.29万亿元,占资助资金总额的14%;金融机构累计发放国家助学贷款0.27万亿元,占资助资金总额近14%。年资助金额从2012年的1322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2668亿元,翻了一番。财政投入资金从2012年的1020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2007亿元,增长97%。其中,中央财政投入资金从2012年的628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1238亿元,增长97%。财政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形成了政府投入为主、学校和社会资金为重要补充的资助格局。
2022-08-30 10:11:04
郭鹏:
三是资助标准更高,提升了受助学生的生活水平。十年来,教育部、财政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脱贫攻坚要求,建立资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提高各学段资助标准。义务教育阶段,两次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膳食补助标准,从每生每天3元提高到5元,逐步实现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高中阶段,提高普通高中、中职国家助学金标准,从平均每生每年1500元提高到2000元。高等教育阶段,博士研究生国家助学金标准提高了3000元;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标准,从平均每生每年3000元提高到3300元;国家助学贷款额度,从每生每年不超过6000元提高到本专科生12000元,研究生16000元,并相应提高基层就业和应征入伍服兵役贷款代偿标准。
2022-08-30 10:12:07
郭鹏:
四是资助范围更广,实现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十年来,全面实行城乡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一补”范围从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扩大到非寄宿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范围实现原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覆盖,扩大中职免学费、高职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覆盖面,增加本专科生国家奖学金名额,完善退役士兵教育资助政策,将预科生和科研院所等各类培养单位的研究生、军队院校招收的无军籍地方全日制学生,全部纳入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范围。十年来,累计资助学生近13亿人次,年资助人次从2012年的近1.2亿,增加到2021年的1.5亿,实现了资助政策“所有学段、所有学校、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
2022-08-30 10:13:00
郭鹏:
第二,十年砥砺奋进,学生资助工作做出重要贡献。
一是为促进教育公平发挥了关键作用。学生资助是促进教育公平的基础性工作。我国学生资助政策的不断完善和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使教育公平这一崇高理念落地生根,成为实实在在的社会现实。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再因学费问题而失学,充分享有了公平的教育机会。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再为生活费用发愁,不再因经济问题而辍学,可以踏踏实实安心学习。从资助面看,民族地区、原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原“三区三州”学生资助比例分别为46%、43%、82%,远远高于全国26%的平均资助比例。全国范围内建档立卡辍学学生实现动态清零,因贫失学、辍学已成为历史。
2022-08-30 10:14:14
郭鹏:
二是为教育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支撑。学生资助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内容,也是脱贫攻坚的重要阵地。十年来,学生资助坚持将建档立卡家庭学生、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学生、特困供养学生、孤儿、残疾学生等特殊困难群体作为重点保障对象,结合实际给予较高资助档次,加快了这些家庭摆脱贫困的步伐。学生资助政策减轻了脱贫人群和低收入人群家庭的经济负担,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实现高质量就业,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奠定了良好基础。2020年,共资助建档立卡学生1472万人,资助金额344亿元。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2021年,继续资助脱贫家庭和脱贫不稳定家庭学生1400多万人,资助低保家庭学生700多万人、特困救助供养家庭学生10余万人、孤儿学生20余万人、残疾学生100多万人,年资助金额572亿元。
2022-08-30 10:15:38
郭鹏:
三是为提升人力资源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学生资助不仅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安心学习,还提高了他们的生活水平,增强了身体素质。比如,国家实施的营养改善计划,覆盖农村义务教育学校12.38万所,受益学生达3.5亿人次。根据中国疾控中心2021年监测数据,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地区男、女生平均身高比2012年分别增长4.2cm和4.1cm,高于全国农村学生平均增长速度;中西部农村学生的生长迟缓率为2.5%,比2012年下降了5.5个百分点。通过学生资助政策的引导,明显增强了中职教育以及农、林、地、矿、油等艰苦专业和师范专业的吸引力;数十万名受助师范生投身农村基础教育,明显改善了农村教师队伍的素质;66万名受助高校毕业生扎根基层就业,明显优化了基层干部队伍和专业人才结构;143万受助大学生应征入伍报效国家,为我国实现强军目标输送了一大批优质兵员。今年年初成功举办的冬奥会,参加志愿服务的高校学生中有91%是受奖助学生。
2022-08-30 10:16:08
郭鹏:
四是为我国教育事业赢得了国内外赞誉。十年来,学生资助秉持为民初心,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及时送到困难群众手中,成为人民群众共享教育改革发展成果最直接、最温暖的体现。在新冠疫情期间和洪涝等自然灾害发生期,各地各校开启“绿色通道”,帮助受疫情灾情影响的学生渡过难关,免除贷款学生2022年内应偿还的国家助学贷款利息,惠及400多万高校毕业生。营养改善计划等资助项目的实施,更为我们赢得了国际声誉。世界粮食计划署对169个国家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是全球少数同时在中学、小学阶段提供营养餐的国家,学校供餐规模位居前列。世界银行、世界粮食计划署等国际组织认为“在世界范围内,中国农村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是一项了不起的计划”。
2022-08-30 10:17:20
郭鹏:
第三,十年不断探索,形成学生资助工作宝贵经验。
回顾十年来学生资助的不平凡历程,实现学生资助高质量发展:
一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学生资助工作最可靠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决定着学生资助工作的服务方向和使命任务。我们坚持将学生资助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畴,保障基本、兜住底线,确保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公平享有资助政策。建立起中央、省、市、县四级财政分担机制,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学校隶属关系等因素实行资金合理分担。建立起中央、省、市、县、校五级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和队伍,覆盖全国所有地区和学校。始终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学生资助全过程,为国家培养堪当重任的可靠接班人。
2022-08-30 10:18:34
郭鹏:
二是始终坚持精准资助。精准资助是学生资助的基本要求,也是学生资助的基本方法。在政策设计时,充分考虑经济发展水平、群众承受能力等因素,资助政策向欠发达地区倾斜,向艰苦专业和国家亟需专业倾斜。在确定资助标准时,根据不同学生的受助需求实行分档资助,加大对特殊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在落实资助政策时,建设应用学生资助信息管理平台,建立跨部门信息共享机制,提升资助数据管理效能。在监督管理方面,形成由教育、财政、审计、纪检监察和社会力量参与的监督机制,多措并举,多方发力,确保学生资助更精准、更公平、更高效。
2022-08-30 10:19:59
郭鹏:
三是始终坚持资助育人。学生资助工作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生资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推进学生资助由保障型向发展型延伸。从身心发展、道德培养、学业提升、就业帮扶等对受助学生给予全方位关怀和帮助,促进受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奖学金评选、助学金申请、助学贷款办理、勤工助学等环节,深入开展励志教育、感恩教育和诚信教育,着力培养学生争先创优精神、劳动光荣意识和自强不息品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就业观和价值观。
2022-08-30 10:20:21
郭鹏:
学生资助工作是一项长期的重要民生工程,在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中肩负着新的使命。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继续践行“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承诺,不断完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健全资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努力提高精准资助、资助育人的科学化水平,加快推动学生资助工作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教育公平,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2022-08-30 10:21:13
续梅:
感谢郭鹏司长,接下来请尹洪斌副书记介绍河南省学生资助十年改革发展的有关情况。
2022-08-30 10:22:51
河南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专职副书记尹洪斌介绍河南省学生资助十年改革发展成效。(河南教育新闻中心 程世超/摄)
尹洪斌:
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也非常荣幸和大家分享、交流和通报党的十八大以来这十年河南学生资助的做法和工作情况,也非常感谢各位长期以来对河南教育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2022-08-30 10:23:46
尹洪斌:
河南是一个人口大省,也是一个教育大省,现在有各级各类学校5.11万所,在校生2695万人,学生的规模非常大,涉及的困难学生的人数比较多。因此,做好学生的资助工作,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是坚守人民立场、推进教育公平、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大举措。
2022-08-30 10:24:03
尹洪斌: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教育部和省委、省政府的关心重视下,河南全面落实国家学生资助政策,持续推动精准资助、全面帮扶,资助育人、立德树人,让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地增强,满意度也不断地提升。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这十年河南学生资助工作的一些情况和做法,概括起来有三个基本的特点:
2022-08-30 10:25:54
尹洪斌:
第一,这十年,河南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日臻完善,困难学生就学得到全面保障。主要体现在:
一是政策制度“全覆盖”。我们紧跟国家改革发展步伐和政策举措,建立健全了“奖、贷、助、补、减、免、偿”等多位一体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实施了42项资助政策,实现了各级各类学校学生全类别、全学段、全过程的资助政策全覆盖,从政策制度设计上保障了“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目标和要求。
2022-08-30 10:26:11
尹洪斌:
二是省级保障“全方位”。加强省级政策的延伸扩展,增设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免除所有中职学生学费,加大对建档立卡家庭学生的资助力度,入学“绿色通道”扩展到所有学段,同时企业、个人等社会各界的资助力度和积极性也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三是助学贷款政策实施“双驱动”。2012年起,在继续做好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基础上,河南全面实施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是全国较早实行两种贷款“双轮驱动”的省份,2021年全省共发放高校学生助学贷款51.8亿元,居全国首位,实现了对省内学生和考往省外的河南籍学生“应贷尽贷”。
2022-08-30 10:27:56
尹洪斌:
第二,这十年,河南学生资助力度、范围、标准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显著增强。主要体现在:
一是资助力度不断加大。十年来,河南累计发放资助资金1153.3亿元,资助学生1.22亿人次,其中2021年投入181.2亿元、资助1748.9万人次,分别是2012年的2.7倍、2.3倍。脱贫攻坚期间,投入76.18亿元,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804.46万人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我们投入了21.55亿元,接续资助原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192.2万人次。
2022-08-30 10:28:16
尹洪斌:
二是资助范围不断扩大。2019年高职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覆盖面分别由原来的3%和20%提高到3.3%和22%,三年来新增资助6.2万人次。2019年家庭经济困难非寄宿生,纳入到义务教育生活补助范围,三年来新增资助180万人次。2021年全日制在校退役士兵学生,全部享受到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新增资助13.8万人。
2022-08-30 10:29:12
尹洪斌:
三是资助标准不断提高。高中阶段国家助学金,2015年由1500元提高到2000元,增长了33%;本专科国家助学金,2019年由3000元提高到3300元,增长了10%。国家助学贷款人均贷款额度,从2012年的4771元提升到2021年的8207元,增长了72%。
2022-08-30 10:30:42
尹洪斌:
第三,这十年,河南学生资助管理持续规范加强,服务的质量和效能实现了大幅度提升。主要体现在:
一是立足服务,建强队伍。全省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市县级学生资助中心达到183个,较十年前翻了三番,实现了各省辖市和县(市、区)全覆盖,高校、中职学校、中小学和幼儿园都普遍成立了专门的机构或明确了专人负责。
二是立足精准,建好平台。全面推行国家资助系统,实施数据定期报告制度,出台《困难学生认定实施办法》,建立大数据比对平台,实现资助管理信息化。
2022-08-30 10:31:07
尹洪斌:
三是立足监管、健全措施。开展全覆盖的绩效评价,组织奖学金和助学贷款集中审核,研发面部识别监管系统,推动资助资金纳入惠民惠农“一卡通”发放。加大政策宣传解读力度,开通省、市、县、校咨询热线和网络答疑,方便学生和家长申请资助。
四是立足育人、建构体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资助育人全过程,连续17年开展“诚信校园行”活动,连续15年推广宣传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的先进事迹,形成了励志教育、诚信教育和社会责任感教育的育人体系,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
2022-08-30 10:32:49
尹洪斌: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各位朋友:学生资助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也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做好这项工作应该说责任重大,意义深远。下一步,河南将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加强管理规范、加大投入力度、促进教育公平,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与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进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谢谢各位,也衷心地欢迎大家对河南教育给予指导和帮助!
2022-08-30 10:33:34
续梅:
感谢尹洪斌副书记,下面请孙早副书记介绍西安交通大学学生资助工作的做法与成效。
2022-08-30 10:34:26
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孙早介绍西安交通大学学生资助工作经验与成效。(西安交通大学 谭金巍/摄)
孙早:
大家上午好!我发言的题目是依托大数据构建精准资助工作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进教育精准脱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让每一个孩子都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希望。西安交通大学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大数据分析服务平台建设为抓手,力求做到资助对象精准,做到资助项目与资助标准精准,做到帮扶精准,把学生资助政策落实落细。
2022-08-30 10:35:53
孙早:
一、依托大数据,做好精准认定
搭建大数据平台,打破信息孤岛,建立多维度、多层面的数据采集及共享体系,有效锚定精准资助工作目标群体。
一是打通壁垒,实现信息数据全采集。学校搭建大数据分析与服务平台,全面打通学工、教学、招生、就业等16个部门业务系统,同步数据近6亿条,构建学生多维度全生命周期成长档案,为学生精准画像,实现学生学业发展、理论学习、第二课堂、志愿服务、科技创新、项目竞赛、综合实践全程追踪、详细记录及科学评价。
2022-08-30 10:36:22
孙早:
二是前置调研,实现目标群体早锁定。坚持开展新生入学调研,入学前完成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心理状态、就业意愿、交流意愿等方面信息收集,结合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及时发现低保、特困救助供养、边缘易致贫户等家庭以及有应急保障需求的学生,尽早锁定重点关注目标人群。
三是立体评价,实现困难认定无遗漏。围绕各类教育大数据,开发和建立学习指数模型、生活行为习惯指数模型、社交关系模型等精确算法,挖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消费、作息、社交等行为特征,在评议判断的基础上进行二次识别,降低误判、漏判的几率,提升困难认定精准度,确保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
2022-08-30 10:37:10
孙早:
二、依托大数据,做好精准资助
挖掘大数据内涵,在政策落实过程中实现对时机、额度的最优解决方案,持续理顺精准资助工作服务流程。
一是综合分析,实现需求帮扶相适应。根据生源地、性别、专业等维度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群体分析,实时比对长短期作息、行为曲线、消费位置参数和“贫困度”指数等26项指标,结合教育成本预期、实际花销情况以及与相应群体特征比对,为判断不同经济困难学生所需补助金额提供支撑,确保资助标准与受助需求相适应。
2022-08-30 10:38:43
孙早:
二是动态补助,实现补贴发放不逾期。采用助学金与临时补助相结合的方式,在满足学生学习生活基本需求基础上,考虑季节、年级等导致需求变化的因素进行动态补助。学生服务系统充分利用现代支付手段,实现实时发放提醒,确保在学生最需要资助的时候,将资助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学生手中。
三是润物无声,实现困难帮扶有温度。把学生尊严放在心上,量身定制个性化资助方案,通过一条绿色通道、一本宣传册、一床被褥、一份补贴实现新生预资助,让学生无忧入学。助学金、勤工助学、临时困难补助全程线上办理,切实保护学生隐私。发放新年、校庆、国庆等重要时间节点加餐券、返乡补贴、流量补贴、疫情补贴、基层就业补贴等专项补贴,全时段提供温暖呵护。
2022-08-30 10:39:05
孙早:
三、依托大数据,做好精准帮扶
大数据赋能社区,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校地联动、部门联动、师生联动,建立健全精准资助育人帮扶机制。
一是精准预警,实现突发情况早应对。开展“知心工程”,通过学生数据的动态跟踪、分类管理和长期研究,实现经济困难学生消费、生活、学习情况突变预警。组织党政干部、优秀校友、学业导师等育人队伍常态化下沉学生社区,辅导员全员入驻学生社区,全时动态响应,为经济困难学生打造经济资助、学业辅导、心理帮扶、就业指导一站式帮扶体系。
2022-08-30 10:40:29
孙早:
二是科学研判,实现个性需求高匹配。每年开展资助工作满意度及发展性需求调研,对学生能力提升、社交关系、求学深造、就业推荐等需求开展分析研究。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特点,实施覆盖全体、贯穿全程的养成教育和综合能力提升计划,在第一第二课堂融入消费观、感恩及励志教育,点对点进行社会实践、跨文化交流、就业创业等发展型资助项目推送。
三是榜样引领,实现资助育人有内涵。连续20余年开展“爱国、励志、感恩、诚信”资助返乡大使宣讲,设立“西迁人”奖助学金,每年隆重举行表彰奖励大会、优秀标兵评选等资助育人活动,通过“爱国奋斗”系列故事、标兵微论坛、国奖党员微党课、义务兵役奖表彰、基层就业学生宣讲等,弘扬西迁精神,提升资助育人实效。
2022-08-30 10:41:03
孙早:
西安交通大学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持续完善学生资助工作体系,深化资助育人内涵,引导受助学生心怀“国之大者”,听党话、跟党走,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
谢谢大家!
2022-08-30 10:42:39
续梅:
谢谢孙早副书记,最后请丁小浩所长点评学生资助工作十年的成效。
2022-08-30 10:43:27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教育经济研究所所长丁小浩点评学生资助工作成效。(中国教育报记者 冯子琪/摄)
丁小浩:
各位来宾,大家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学生资助顺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期待,持续健全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持续提升学生资助水平,保障了人民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机会,展现了党和国家促进社会公平的历史担当。作为学生资助事业改革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我想用“三个更加”来概括学生资助这十年的特点与成就。
2022-08-30 10:44:08
丁小浩:
一是政策体系更加完备成熟。十年来,学生资助坚持实事求是、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持续加强顶层设计,对学生资助政策进行提标、扩面、增项。每一项资助政策的出台、调整、完善都进行了充分调研与论证,既借鉴国际学生资助普遍经验,又考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十年来,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既包含了助困功能的政策,又包含了奖优和鼓励引导功能的政策,充分彰显了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为世界学生资助提供了中国样本、中国方案。
2022-08-30 10:45:27
丁小浩:
二是政策落实更加精准到位。十年来,我国累计资助学生与学前幼儿高达13亿人次,这是个非常了不起的数据,体现出政策落实的强大力度。十年来,学生资助以信息化为基础,从制定精准认定依据、细化工作程序、建立比对机制着手,精准识别受助学生,摸准底数、精准施策,运用技术手段进行“智慧资助”,运用大数据分析等方式开展“隐形资助”;以政策落实落细为目标,从资助标准、资助对象、资金分配、发放时间四个维度有效实现精准资助;以确保资助资金安全为底线,强化督导考核,使学生资助工作管理效益不断提高,学生资助智慧化、精准化水平不断提高,学生资助政策落实的精准性、及时性显著增强。
2022-08-30 10:46:53
丁小浩:
三是资助育人更加切实有效。十年来,学生资助逐步从保障型向发展型延伸,为受助学生的兴趣培养、能力提升、视野开阔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各地各校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实施暖心工程,选树青春励志榜样,创新成才支持计划,开展了“助学·筑梦·铸人”“资助育人·大国工匠进校园”、诚信教育等系列活动,构建了全方位、多元化发展型学生资助育人体系,厚植受助学生爱国情怀,锤炼学生品德修养,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确保每位受助学生生活有保障、学习有动力、发展有平台,助力他们成长成才。学生资助事业在助力脱贫攻坚和促进教育公平、社会公平中做出了突出贡献。
2022-08-30 10:47:23
丁小浩:
新时代赋予学生资助工作新的使命。当前,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着不少压力和挑战,学生资助工作任重道远。我们相信,在推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学生资助将能够积极应对新挑战,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书写出更加光辉的历史篇章。
2022-08-30 10:48:55
续梅:
感谢丁老师。嘉宾的介绍就到这里,下面看看记者朋友们有没有问题。
2022-08-30 10:49:34
光明日报记者提问。
光明日报记者:
刚才听了郭司长介绍十年来学生资助工作取得的成就,令人十分鼓舞。在十年成就的基础上,未来学生资助工作还将从哪些方面继续努力呢?谢谢。
2022-08-30 10:50:13
郭鹏:
感谢你对学生资助工作的关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生资助工作任重道远,我们要更加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扎实推动学生资助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是坚持把学生资助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推进教育公平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学生资助是重要的保民生、暖民心工程,让每个孩子成长成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动力。我们将坚持把学生资助工作摆在重要的位置,不断完善政策体系,切实提高管理水平,坚定践行党和政府“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庄严承诺。
2022-08-30 10:51:50
郭鹏:
二是着力提升学生资助工作科学化水平。学生资助要帮助不同阶段、不同类型、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解决在校期间遇到的诸多学习和生活困难,要高质量地完成学生资助任务,必须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进一步提高学生资助工作的科学化水平。要以符合学生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不断完善资助政策,优化资助项目;要以资助精准有效为着力点,依托大数据等技术,着力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要以管理务实高效为发力点,大力推进部门协同,压实各方责任;要以政策落地落细为落脚点,重点加强资助队伍建设,提升专业化服务和资助管理水平。
2022-08-30 10:52:14
郭鹏:
三是努力帮助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保障困难群体受教育权利是学生资助工作的基本目标,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成长成才、实现人生梦想是学生资助工作的更高追求。学生资助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在做好经济帮扶、生活帮扶的同时,更加重视学生的素质培养和能力提升,在学习、学业方面给予更多支持和帮助,在社会实践方面提供和创造更多机会,在就业创业方面进行更多引导和帮扶,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成长成才、摆脱贫困、拥有更美好的生活,最终推动全社会实现共同富裕。
谢谢!
2022-08-30 10:53:02
上海东方卫视记者提问。
上海东方卫视记者:
刚刚介绍当中提到河南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量,2021年达到了51亿元,想请问一下这么大的资金量目前的还款情况如何?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助学贷款的管理?谢谢。
2022-08-30 10:54:46
河南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专职委员吕冰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河南教育新闻中心 赵浩男/摄)
吕冰:
非常感谢媒体朋友的提问。国家助学贷款是资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重要渠道。河南作为一个教育大省,始终高度重视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十余年来,先后打造了校园地助学贷款“河南模式”和生源地、校园地“双轮驱动”工作模式,累计发放贷款316.4亿元,资助学生376.5万人次,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为加强贷款管理,我们重点采取了四项措施:
一是建立了一支完备的机构队伍。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强力推动18个省辖市、157个县(市、区)成立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学生资助中心,覆盖率达到100%,市县助学贷款工作人员达到了1100余名。
2022-08-30 10:55:28
吕冰:
二是开展了一系列诚信教育活动。连续17年开展“诚信校园行”系列活动,覆盖全省各高校,深入各院系、专业,通过短剧、辩论、知识大赛等多种形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金融和征信知识,强化防诈骗警示教育。
三是强化了一站式贷款受理服务。实施高中预申请、网上预约、错峰办理、受理点下沉、远程续贷等五项措施,建立工作周报和资助中心主任接待日两项制度,实现了“一站式办理”。
2022-08-30 10:56:11
吕冰:
四是构建了一整套本息回收体系。每年对助学贷款工作进行绩效评价,把贷款回收情况作为重要的考察指标。建立多级协同管理体系,实行定期通报、分级督办,压实乡镇政府、中心校、村(居)委会、高中贷后管理责任。发动各级中心资助人员、学校教师、受助学生和“教育村长”,通过短信、微信、电话和实地家访等形式,对需还款学生逐一通知提醒。至2021年年底,全省本金违约率仅0.55%,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已连续18年实现良性运行。
2022-08-30 10:57:40
吕冰:
目前,我省2022年国家助学贷款工作已经全面启动,截至8月29日,申请贷款学生已达61.6万人,金额62.3亿元。预计全年贷款发放量超68亿元,资助学生超67万人。
最后,请人民群众放心,河南一定坚决扛稳党和政府赋予的重大政治责任,进一步扎实推进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谢谢!
2022-08-30 10:58:03
中国青年报记者提问。
中国青年报记者:
为了确保实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政策目标,十年来在推进学生资助政策落实落细上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谢谢。
2022-08-30 10:59:49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副主任马建斌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中国教育报记者 冯子琪/摄)
马建斌:
谢谢你对学生资助工作的关注和支持。“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是党和政府的庄严承诺,也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具体体现。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即使在经济遇到困难时,投入力度也在不断增加,而没有减弱。刚才郭司长介绍了,目前国家资助项目总共28项,2021年财政资金的投入超过了2000亿元。面对这么多的政策、这么多的资金,要把每一项政策、每一分钱都落在实处、发挥效用,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
2022-08-30 11:00:47
马建斌:
一是力求确保资助对象精准。在精准识别资助对象上,我们多措并举。首先,我们建立了完善的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并且和民政部、原扶贫办(现国家乡村振兴局)、残联等有关部门的数据实现共享。其次,把个人申请、同学评议、家访、学生资助大数据等相关信息相结合,力求确保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享受到资助,确保一个不少。
二是力求确保资助标准精准。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困难程度是不一样的,所以我们不能一刀切。为了确保能满足每一个同学的资助需求,我们把学生消费大数据与同学评议、家访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分档确定资助标准。
2022-08-30 11:01:16
马建斌:
三是力求发放时间精准。我们知道学生资助政策解决的是学生学费和生活费问题,所以及时发放非常重要。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也采取了多项措施:我们会同财政部督促各地及时拨付资助资金,同时督促各级各类学校及时发放资助资金,我们还通过信息系统监督各地的发放进度,对于不按时发放的第一时间进行督办。
四是加强政策宣传。因为任何一项好的政策要落实落细,都首先必须让资助对象、让全社会了解政策的内容。在政策宣传方面,我们是把日常宣传和重要节点宣传相结合,日常宣传从全国层面上来讲,我们有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网站,有中国学生资助微信公众号,还有其他的公共媒体。
2022-08-30 11:02:07
马建斌:
从学校层面上来讲,各级各类学校都在学校设有资助政策专栏,常年公布学生资助政策。我们针对各学段的重要节点开展宣传,每一个学期开学,各级各类学校都通过不同的方式,有的给学生和家长发放资助政策“明白纸”,有的发放“资助政策卡”,让学生和家长了解我们的资助政策。在每年高考前,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向学生发出“致高中毕业生的一封信”,在中考前,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向每一个初中毕业生发出“致初中毕业生的一封信”,介绍资助政策,提示学生如何申请办理资助。
2022-08-30 11:03:55
马建斌:
另外,在暑期还开通热线电话,并且从去年开始,我们的热线电话从暑期开通已经变为全年开通。同时在暑期我们还联合三家电信运营商向全社会发布学生资助公益短信,我相信在座的媒体朋友们可能都收到了这个公益短信。从多年的实践来看,宣传的效果很好,对资助政策落实落细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谢谢!
2022-08-30 11:04:13
封面新闻记者提问。
封面新闻记者:
现在正值新学年的开学季,我想了解高校是如何实现对家庭经济贫困学生的精准识别的?谢谢。
2022-08-30 11:05:44
孙早:
感谢媒体朋友的提问。西安交通大学依托由学生综合事务管理系统、教学质量实时监测大数据平台和师生综合服务大厅信息系统组成的学生工作大数据分析与服务平台,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识别方面,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关口前移抢先抓早。将数字迎新系统与大数据平台整合,提前发现新生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多措并举畅通新生入学通道。针对新生开展“四个前置” 计划:问卷前置、走访前置、调研前置、摸排前置。入学前,开展新生基本情况调研,提前了解情况,针对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开展实地家访和资助政策宣传,指导新生办理助学贷款,报到前在线办理“绿色通道”、免费申领困难补助和生活用品,让困难学生无忧报到。
2022-08-30 11:06:14
孙早:
二是建立学生精准画像。自2006年起,学校开始整合16个部门的超过6亿条数据,完善纵向贯通校、院、辅导员、学生多级信息源,横向贯通学校与社会、学校与家庭及校内各部门的多维度、多层面的数据采集及共享体系。通过对学生在入学前、求学中、毕业前全时段,学业、生活、实践、科研等全方面的数据采集和分析,为学校两万余名本科生进行精准画像,准确识别受助学生。对于消费习惯突然改变、学业成绩下降、考勤作息不规律等异常情况,通过预警信息,提醒辅导员、班主任及时跟进开展困难补助、学业辅导、就业咨询、心理援助等相关工作。
2022-08-30 11:07:44
孙早:
三是完善学生工作流程。线上线下结合,让大数据成为困难学生帮扶工作的导航仪。大数据分析与服务平台每周新增约120万条数据,通过数据权限管理,第一时间将学生的画像情况及建议资助名单推送至各个学院、书院的相关工作人员,确保识别工作有的放矢;资助申请过程中,依据学生画像数据与班级评议情况对认定结果进行校准,确保认定工作有据可依;申请工作结束后,结合民政部门相关数据查漏补缺,确保困难学生应助尽助。
西安交通大学将以大数据平台为智慧芯,继续探索以技术保障赋能资助育人的新路径,提高资助工作的精准度。
谢谢大家!
2022-08-30 11:08:14
续梅:
我看记者朋友们也没有什么问题了,第十场“教育这十年”发布会就开到这里。在河南的记者朋友还将深入基层进行采访,实地了解资助工作的有关进展和成效。后天就是9月1日了,也标志着新学年的开始,在这个时间段大中小学将陆续开学,所以在这里我们也祝愿全国的老师和同学们开学顺利。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
(结束)
2022-08-30 11:09:53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