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关注 > 教育 > 正文

习近平主席给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的回信传递温暖力量

来源:新华网 编辑:admin 时间:2020-05-20
导读: “中巴友谊比喜马拉雅山高,比阿拉伯海深,两国永远是好朋友。”收到习近平主席的回信,来自巴基斯坦的北京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二年级本科生萨玛拉写下自己兴奋的心情。

  “中巴友谊比喜马拉雅山高,比阿拉伯海深,两国永远是好朋友。”收到习近平主席的回信,来自巴基斯坦的北京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二年级本科生萨玛拉写下自己兴奋的心情。

  5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给北京科技大学全体巴基斯坦留学生回信,对各国优秀青年来华学习深造表示欢迎,鼓励他们多同中国青年交流,同世界各国青年一道,携手为促进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1952年建校的北京科技大学自1954年开始招收留学生,现有巴基斯坦留学生52人,其中49人为博士、硕士研究生,是学校最大的留学生群体之一。近日,他们给习近平主席写信讲述了在中国留学的经历和感受,对学校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给予的关心帮助表示感谢,表达了学成后投身“一带一路”建设、为增进中巴友谊作贡献的愿望。

  “见信如见人。习近平主席的回信温暖而有力量。”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三年级博士生阿里说,“习近平主席是一位伟大的领导者,带领中国消除贫困走向繁荣昌盛,也让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阳光普照世界。”

  阿里所住的留学生公寓窗明几净,巴基斯坦国旗和中国特色摆件相映成趣。5月16日,阿里刚刚在这里度过了30岁生日,老师精心准备的生日贺卡和蛋糕让他感动不已。习近平主席的回信,带给这个与中国缘分颇深的巴基斯坦留学生又一次惊喜。

  阿里的爸爸1978年来到中国学习中文,并于次年进入北京科技大学攻读本科,毕业后在中国金融行业长期工作。阿里出生在中国,1岁时,随家人回到巴基斯坦。

  “我是听着爸爸讲述的中国故事长大的,他的经历让我着迷,也让我一直梦想着回到中国,接受高等教育。”阿里告诉记者。

  收到习近平主席的回信,阿里立志更努力地学习中文,更加深刻地了解中国文化和发展进步的经验,学成归国后更好地造福巴基斯坦人民。

  “‘一带一路’建设给沿线国家人民的工作机遇和日常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阿里说,“每当我对中国人说自己是‘巴铁’,我都能感受到如家人般的欢迎。像我父亲一样,我也要把与中国的美好情谊传承到后代。”

  受益于“一带一路”建设,化学专业二年级博士生沙德的家乡新通了公路,建了学校,生活大为改善。

  “我的老家在巴基斯坦的山区,现在变化特别大。每当有中国人到来,当地的人们都会特别热情地欢迎。”沙德说,在中国,自己也受到了同样的对待。

  无论是经济发展建设的征程,还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国总是毫无保留同各方分享经验,尽己所能为有需要的国家提供支持和帮助,强调重视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巴基斯坦留学生纷纷点赞。

  两年前,哈米扎追随在清华大学学习的丈夫,来到北京科技大学攻读国际贸易学硕士。读到习近平主席的回信后,她兴奋得一夜没睡好。

  “疫情期间,学校国际学生中心的老师们对我们的帮助无微不至,这是家庭般的温暖。”哈米扎说。

  此次主笔给习近平主席写信的巴基斯坦学生阿力夫2010年来到中国,在北京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相继攻读硕士和博士。如今,他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

  疫情期间,中巴患难与共、守望相助,让阿力夫深刻感受到两国间的紧密纽带。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巴两国相互支持,密切合作,并肩抗疫。在中国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巴基斯坦送来了自己储备的几乎全部口罩,中方又根据巴方需要,向巴基斯坦派出医疗专家组,提供了多批政府无偿援助,并积极发动社会各界捐款捐物。

  即使身在伊斯兰堡家中,阿力夫也同样感受到了来自中国的关爱。北京科技大学不仅及时给阿力夫发送了防护知识与提示,通过线上授课确保专业学习,还用全球特快专递给阿力夫送去了口罩,由他分发给其他44位身在巴基斯坦的留学生。

  “我要把看到、听到、亲身感受到的中国更多讲述给周围的人,让大家多了解中国。”阿力夫说。

  在这场疫情防控斗争中,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调集全国最优秀的医生、最先进的设备、最急需的资源,全力以赴投入疫病预防与救治,让留学生们感受到了团结、科学的力量。

  沙德说,疫情暴发以后,中国奋勇应战,取得重要战略性成果并与世界分享,展现了既对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的大国风貌。

  在华求学期间,北京科技大学的老师们给予了沙德无私的指导,“即便在疫情期间,学习也没有落下。”学校辅导员一对一、点对点和学生沟通,确保“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沙德已顺利在国际顶尖化学期刊发表了研究成果。

  “加油中国、加油巴基斯坦!” 通过视频连线,阿力夫告诉记者:“希望疫情早日结束,我能够早日回到中国,继续开展我的学习,按照习近平主席说的那样,同世界各国青年一道,携手为促进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新华社北京5月19日电  记者胡浩、邹多为、翟翔)

责任编辑:admin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栏目分类
Copyright © 2010-2020 环球新闻传媒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3004180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