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故事:大山深处曾经废弃的校园又闻读书声
11月8日早晨,诸暨最西部的山区,马剑镇上和村侯门山书院传来一阵清澈读书声。这里曾是一所山村学校,从1957年到2013年,近半个世纪里,不知道多少山村学子从这里走出大山,命运从此改变。
闲置多年后,曾在这里读书的陈可英,把它改造成了一所乡村书院。每个周末,她和义工们往返于山村和城市传播书香。一大早,陈帆打开书院的门——这几年,书院是她的精神家园。她是这里的管理员,也是一名脑瘤患者,28岁的她一度迷茫,直到遇到陈可英。之前,陈帆接到电话,说书院会来很多客人。
一大早,陈作兵就从杭州出发了,两个多小时后回到熟悉的山村。陈作兵和陈可英都是上和村人,是发小。陈作兵现在是浙大一院的副院长。“35年前,我在这里度过快乐的五年,这几乎是我童年的全部。那时,没想到会考上浙大。”面对孩子,他这样深情回忆。这次回乡,陈作兵带来一份礼物: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要在这里授牌,“我们以前都是做大项目的。到一个山村来做基地还是第一次,虽然小,但意义特别大。”陈作兵坦言,基金将来还会投放到更多的山村,让更多的山里孩子看到更多的好书。
公益的力量
让它不再闲置
陈可英忙了一天。她是这所乡村书院的发起人,一名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在当地,她还负责一个名为“越民生”的义工组织,主要推广公益阅读。
建造于1957年的上和学校,从幼儿园到高中,规模最大时曾有四百名学生,附近村子都来这里上学。陈可英那一代人从小在这里读书,后来考上大学,她又回到这里当过幼儿园的老师。
在这里,她认识了现在的丈夫。他们在校园里种下花和树,腊梅、海棠、绣球、雪杉,现在已经长大,枝繁叶茂。
陈可英的父亲曾参与建造老学堂,父亲去世后,她的母亲每天凌晨三四点起床到学校烧饭赚工分,师生们喝的水都是母亲从山脚挑来的。
随着时代发展,学生越来越少。2013年,学校正式停办,房子就一直空着,堆满了杂物。
2017年初,陈可英和义工到上和村做公益。孩子们在乡村稻地上就地围成圈听故事,让她感触颇多。看到老学校日渐破败,陈可英便有了改造的想法,想要让这里读书声再现。
这个心愿背后,是无数爱心汇流成河的故事。2017年,在她的倡议下,30多个在学校读过书的学子捐款6万多元,10多位诸暨作家捐赠近千册图书,还有不少爱心人士捐字画、桌椅、空调和书架等。
陈天京是上和村党支部书记,他带头清理校园内的杂草,搬杂物,再顶着烈日,一趟又一趟把书用扁担挑上山。
公益的力量是巨大的,周边的村民们也被感染了。有住在山腰的,他们主动参与搬运、打扫书院的卫生;有的给孩子们做后勤保障;有的还从城里赶回来做志愿者。村民陈金海把家里的雕花老桌子搬到教室,铺上一块桌布,成了现在的讲台。
在各方力量支持下,书院已有4千多册图书上架,3间教室被划分成少儿类、青少年类、成人类不同主题的图书室,有经典名著、英语绘本、地方名志等,书香氛围浓郁,这里成了当地孩子的精神乐园。
看着侯门山又恢复了书香,许多村民用手机将侯门山新貌拍下,发送给在外地工作的亲人,忍不住骄傲地感慨:“我们上和人的读书声又回来了!”
一批批志愿者
播下读书的种子
书院办起来容易,怎么样让人气聚起来,让孩子把书读起来,这是不小的难题。
还好,陈可英背后有一支四五百人的义工团队,平时志愿者们就在做有关阅读的公益活动。
三年多来,在陈可英组织下,侯门山上已开展了50多场主题读书活动,包括邀请作家名师来讲座、走读乡村、各类陪读活动。来参加活动的孩子,有本村的,也有来自周边乡镇的孩子,外来务工者子女,还有杭州、诸暨、上虞赶来的城市孩子。他们在这里尽情阅读,和义工们一起学习剪纸、武术、插花、制作香包等等。
在嵊州当老师的吕群芳也来了。她和姐姐一起在这里做志愿者。孩子有三四十个,都是留守儿童。一间教室里,吕群芳和姐姐给孩子们上了两堂课,一堂讲的是甲骨文、汉字的演变,另一堂是讲“笠翁对韵”。
“这里的学习氛围很好,孩子们的知识面也比较广,和我来之前想象的不太一样。”吕群芳这样说。在图书馆,吕群芳留下了她写的一本书《字若星辰》。
这位吕群芳老师,是一位网红老师,她给学生上汉字演变的课程,钱江晚报也曾经报道过。
今年七夕节,一场孩子们期待已久的露营活动在侯门山展开,包括援鄂重症医疗队领队、浙大一院副院长陈作兵等好多老乡都回来了。他们和孩子们分享个人成长经历,鼓励他们通过学习走出山村,实现自己的梦 想。
“我们的村子很偏远,走出去的人很多,回来的人却很少。”作为村党支部书记,陈天京说,乡村书院不仅让更多人认识了解传统文化浓郁的上和村,也让在外的游子再次回到这里反哺家乡,给了上和村更多发展的可能。
目前,侯门山乡村书院已是诸暨大侣小学、杭州胜蓝实验学校、上海赫德双语学校的校外德育实践基地,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陪伴成长营实践基地,也是绍兴市首批爱心驿站之一。
在侯门山,陈可英努力给孩子们播下一颗读书的种子,她相信,这粒种子终将发芽破土、蓬勃生长。(记者 史春波 通讯员 刁卓璐)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