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关注 > 教育 > 正文

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十三五”期间职业教育改革

来源:教育部 编辑:admin 时间:2020-12-08
导读: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教育2020“收官”系列的第三场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要向各位介绍“十三五”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有关情况。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主持发布会。(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劲松/摄)

续梅: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教育2020“收官”系列的第三场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要向各位介绍“十三五”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有关情况。

2020-12-08 10:00:06

续梅:

  “十三五”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职业教育,进一步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功能和作用,确定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构建起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职业教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为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的技术技能人才。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我们就向各位来介绍相关的情况。

2020-12-08 10:02:06

续梅: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嘉宾有五位,也代表了教育管理部门、学校、企业方方面面,他们是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陈子季司长;我们地方教育部门的代表,山东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邓云锋先生;还有高职学校的代表,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马晓明副校长;中职学校的代表,海口旅游职业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赵金玲女士。另外,我们还专门请了一位企业代表,恒河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邬柏儿副总经理。下面,首先请陈子季司长介绍“十三五”期间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情况。

2020-12-08 10:03:45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介绍“十三五”期间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总体情况。(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劲松/摄)

陈子季:

  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各位来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也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我们职业教育的关心和支持。下面我简要给大家介绍一下“十三五”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些情况。

2020-12-08 10:04:54

陈子季:

  大家都知道,“十三五”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职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把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摆在了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教育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一系列的决策部署,坚持把职业教育作为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在健全办学体制、完善育人机制、提升内涵质量、增强服务能力,建设“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目前,全国职业院校一共有1.15万所,在校学生有2857万人;中职招生600万,占高中阶段教育的41.7%;高职招生是483万,占普通本专科的52.9%。累计培养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本专科毕业生5452万人,开展社区教育培训大概有3.2亿人次。回顾“十三五”这五年,我们感觉到职业教育发展主要有五大亮点。

2020-12-08 10:05:44

陈子季:

  一是最大的贡献,就是确立了职业教育的类型地位。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开宗明义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正式确定了职业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是一个单独种类的教育。这个重要定位,一方面,是对职业教育的重大理论贡献,明确了职业教育是一个教育类型,而不是教育层次,对于摆正职业教育的地位,发挥职业教育服务社会和个体发展的能力,以及推进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都具有重要的发展战略意义,也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特色职业教育理论;另一方面,这一定位具有重要的政策指导和实践意义,明晰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联系和区别,指明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有利于职业教育系统更加明晰自己的功能和作用,也进一步探索和完善职业教育独特的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服务、支撑国家现代化建设。

2020-12-08 10:06:16

陈子季:

  “十三五”时期,以类型教育为基点,牢固确立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围绕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强化类型特色,坚定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

2020-12-08 10:07:33

陈子季:

  二是最大的突破,就是构建起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总的来看,职业教育学校体系结构更加合理、定位更加清晰,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在大幅提升。具体讲,在纵向贯通上,巩固中等职业教育的基础地位,强化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地位,稳步推进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特别是2019年以来,教育部批准了22所学校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打破了职业教育止步于专科层次的“天花板”。在横向融通上,主要是建立普职融通、产教融通、校企融通、学历教育和培训融通、师资融通、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精神养成融通等方面。

  

2020-12-08 10:08:27

陈子季:

  三是最大的进步,就是职业教育迈入了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在制度标准上,建立了国务院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各部门之间、中央与地方之间协同发展职业教育的合力;1996年颁布的《职业教育法》修订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制定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大纲、中等职业学校公约,规范德育工作。进一步完善了“五位一体”的职业教育国家教学标准体系,这里面包括了专业目录、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顶岗实习标准、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还发布了中职专业368个,高职专业779个,本科层次职教试点专业80个,修订并发布了347个高职和230个中职的专业教学标准、51个职业院校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136个专业类顶岗实习标准。启动实施了“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高水平专业建设计划”、高水平实训基地等重大项目的建设。

2020-12-08 10:09:26

陈子季:

  在协同育人上,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布局了558个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覆盖1000多个专业点,惠及10万名学生和学徒;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健全企业参与制度,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我们还依托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发布近60个行业人才需求预测与专业设置指导报告。

2020-12-08 10:10:07

陈子季:

  在“三教”改革上,也就是教师、教法、教材改革上,我们连续举办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强化教师教学能力建设;推广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遴选公布232门在线精品开放课程,建设203个职业教育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发布中职公共基础课程方案和七门课程标准,遴选4000多种“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2020-12-08 10:11:10

陈子季:

  四是最大的成就,就是培养了一大批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在服务国家战略上,全国职业学校开设了1200余个专业和10余万个专业点,基本覆盖了国民经济各个领域,每年培养1000万左右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领域,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于职业院校毕业生,职业教育社会认可度显著提升。制定实施了《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加快培养制造业紧缺人才。

2020-12-08 10:12:29

陈子季:

  在服务区域发展上,实施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计划,推进“东西职业院校协作全覆盖、东西中职招生协作兜底、职业院校全面参与东西劳务协作”三大行动,累计投入帮扶资金设备超过18亿元,共建专业点683个、实训基地338个、分校(教学点)63个,共同组建职教集团(联盟)99个,就业技能培训14万余人,岗位技能提升培训16万余人,创业培训2.3万余人。

2020-12-08 10:13:36

陈子季:

  在服务脱贫攻坚上,职业院校70%以上的学生都来自于农村,千万家庭通过职业教育实现了拥有第一代大学生的梦想。“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成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见效最快的方式。如,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开展的“一人学厨、全家脱贫”的帮扶培训项目。“十三五”期间,我们共创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261个。在促进教育公平上,中职免学费、助学金分别覆盖率已经超过90%和40%,高职奖学金、助学金分别覆盖近30%和25%以上的学生。用三年时间扩招300万人,主要服务“六稳”“六保”,这个扩招也是踢出了中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的“临门一脚”。

2020-12-08 10:14:02

陈子季:

  五是最大的亮点,就是实现了更高水平的开放。在向产业开放上,配合国家发改委培育800多家产教融合型企业、试点建设21个产教融合型城市,构建了以城市为节点、行业为支点、企业为重点的产教融合新模式。我们还成立了1500个职业教育集团,3万多家企业参与职业教育;鼓励多元主体组建职业教育集团,确定150家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培育单位。

2020-12-08 10:15:39

陈子季:

  在向企业开放上,组建了56个行业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遴选了73家职业教育培训评价组织,绝大多数是行业的龙头企业、“小巨人”企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参与企业有2200多家。在向世界开放上,我们与7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建立了稳定的联系,有400余家高职院校与国外办学机构开展合作办学,成立海外独立举办的第一所高职院校“中国-赞比亚职业技术学院”。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建设“鲁班工坊”,打造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品牌。

2020-12-08 10:16:56

陈子季:

  “十四五”期间,我国职业教育将全面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职业教育战线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标对表《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以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为总目标,切实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奋力把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的殷切期待转化成为职业教育战线“大有作为”的生动实践,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国家竞争力提供优质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谢谢。

2020-12-08 10:17:21

续梅:

  感谢陈子季司长,下面请邓云锋厅长介绍山东职教创新发展高地建设有关情况。

2020-12-08 10:18:18

山东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邓云锋介绍山东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情况。(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劲松/摄)

邓云锋:

  各位媒体朋友们,非常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山东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的建设情况。

  “十三五”以来,山东省以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整省推进、提质培优、增值赋能,入选全国首批职教改革成效明显省份。今年初,教育部和山东省政府共同建设职业教育创新高地。一年来,在教育部的指导下,山东落实职业教育的类型属性,完善学历教育与培训并重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我们建立了12项制度机制,出台了20个改革文件,启动实施了495个项目,逐市逐县制定了实施方案,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支持、参与职业教育改革的浓厚氛围。

2020-12-08 10:19:56

邓云锋:

  一年来,山东职教高地的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探索了很多路子,为相关全国性政策制定提供了经验和实践探索。教育部全文转发山东关于教师绩效工资、职教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文件。

  一是建立“职教高考”制度,吸引更多青少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建立“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职教高考制度,职教高考本科录取比例由6:1提升到4:1,中职学生升学深造比例超过70%。今年,全省中职招生录取44.4万人,比上年增长10.8%,有2.5万学生的成绩超过普通高中录取线;高职录取44.8万人,超额完成高职扩招任务,有2.4万学生的成绩超过普通本科录取线。“职业教育只能招收低分生”难题,开始逐步得到破解。

2020-12-08 10:20:38

邓云锋:

  二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学校、企业“双向赋能”。山东14个部门联合制定了全国首个混合所有制办学政策,共有40余项混合所有制项目,拉动了社会投资近百亿元,加快构建多元办学格局。我们建立了产教对话制度,认定142家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明确了9项税收优惠政策,突出“金融+财政+土地+信用”这样一个组合式的激励,全省中、高职学校平均合作企业数量分别达到14家、268家,校企合作成为常态。山东被确定为国家产教融合试点省份,济南、青岛成为首批试点城市。

2020-12-08 10:21:58

邓云锋:

  三是改革绩效工资和教师招聘制度,建设充满活力的“双师型”队伍。改革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公办职业院校绩效工资水平可以达到所在行政区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基准线5倍;学校对外开展技术服务取得的收入结余,可提取50%以上用于教师的劳动报酬,这在过去都是很难的。而且,不纳入单位绩效工资总量管理。专业教师也可在校企合作企业兼职取酬。我们建立了高水平教师引进“绿色通道”,对业界优秀人才可采取直接考察方式组织招聘,全省“双师型”教师比例超过60%。同时,我们实施“五权”下放改革,来激发职业院校的办学活力,把研发机构的设置权、人才招聘权、职称评审权、内部薪酬分配权、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处置权全部下放给学校,由学校自主聘用内设机构的干部、自主选聘人才、自主开展薪酬分配等。

2020-12-08 10:22:35

邓云锋:

  四是深化教师、教材、教法改革,做有质量有标准的职业教育。今年在教育部的支持下,山东省作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改革试点赛的唯一赛区,承办了全国的37个试点赛项。这次改革试点赛探索体现“世赛”理念、开放式、普及性技能大赛新赛制。我们坚持育训结合、工学结合,组建200个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一体化设计469个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体系,校企“双元”开发省级规划教材,1+X证书试点规模达到13万多人。按照类型教育特点评价办学水平,推动学校特色发展。上半年疫情还比较严重的时候,我们有17万职教学生返岗支持近千家企业复工复产,体现了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担当。在山东加工制造、现代物流等8大快速发展行业中,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于职业院校。

2020-12-08 10:23:40

邓云锋:

  五是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提升职业教育的开放度。山东10个部门联手出台政策,支持职业教育对外开放,把优质资源“引进来”,服务企业“走出去”。现在全省职业院校在国(境)外办学点43个,每年培训中资海外企业员工30余万人次。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在教育部的指导下,大胆探索、锐意创新,不断增强职业技术教育的适应性,深化普职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努力为确立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制度和模式趟出路子。我就简要汇报这些。谢谢。

2020-12-08 10:24:12

续梅:

  感谢邓云锋厅长,接下来请马晓明副校长介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争创职教发展先行示范的有关情况。

2020-12-08 10:25:41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马晓明介绍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争创职教发展先行示范的有关情况。(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劲松/摄)

马晓明:

  媒体朋友们,大家好,很高兴利用这个机会把深职院依托国家政策、做好职教发展的先行示范作用的情况给大家做一个介绍。

  “十三五”期间,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国家职业教育政策的推动下,在“双高计划”等重大项目的导引下,我们充分发扬特区精神,坚持“四个坚定”,做好“四个示范”,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2020-12-08 10:26:46

马晓明:

  一是对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道路更加坚定,争做立德树人的先行示范。“十三五”期间,学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始终把立德树人摆在首要位置,坚定不移开展三全育人,用好改革开放实践的“活教材”,通过地域交流和辐射影响,助力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学生的国家认同,不断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大湾区青年学生的行动自觉。

2020-12-08 10:27:30

马晓明:

  二是对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更加坚定,争做产教融合发展的先行示范。“十三五”期间,学校对接区域产业链,鼓励重点专业群联合世界500强或者行业领军企业组建特色产业学院,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做得更实、更深。目前,我们已经联合华为、平安、比亚迪、腾讯、阿里巴巴、招商局港口、美团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和领军企业建成11个特色产业学院,校企共同开展党建活动、共同建设高水平专业、共同开发课程标准、共同打造师资团队、共同设立研发中心、共同开发高端认证证书、共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共同招生、共同走出去。这是我们提出的“九个共同”的人才培养模式,现在这“九个共同”已经成为我们探索中国特色校企双元育人的“深职”模式。

2020-12-08 10:28:07

马晓明:

  三是对自身转型升级更加坚定,争做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先行示范。打铁还需自身硬。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在开展专业的数字化转型、推进“三教改革”、构建“赛教一体”的教育体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学校组建了包括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10个世界一流大师领衔的应用技术创新中心,在产品工程转化、工艺技术攻关等方面开展前沿探索。2019年,学校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10项,居全国第一。在刚才邓厅长介绍的今年山东试点赛上,我们拿了四个一等奖。2018年,学校与华为联袂打造的“课证共生共长”人才培养模式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2020-12-08 10:29:20

马晓明:

  四是契合双循环发展格局更加坚定,争做服务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先行示范。一方面,围绕脱贫攻坚任务需要,招收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1200名,先后对口支援西藏、新疆等13个省、自治区,支援数量和力度都位居全国首位。围绕职教战线发展需要,我们援建了吉安职院,累计举办全国高职高专师资培训班310期,连续5年名列全国第一。另一方面,职业教育资源的海外供给我们在不断扩大,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了5个职业教育培训中心,为华为、招商局等中资企业培训海外本土技能人才。打造国际职业教育合作平台,建立“世界职教院校联盟”秘书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职教全球联系中心、职业教育计划亚非研究与培训中心等机构和平台,推动深圳成为国际职业教育枢纽城市。

2020-12-08 10:30:50

马晓明:

  2019年10月,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同志视察学校,对学校办学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下一步,我校将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在“十四五”期间开好局、起好步,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教育强国做出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2020-12-08 10:31:42

续梅:

  谢谢马晓明副校长。接下来,请赵金玲校长介绍海口旅游职业学校提升学校吸引力的有关情况。

2020-12-08 10:32:10

海口旅游职业学校党总支书记、校长赵金玲介绍海口旅游职业学校提升中职吸引力的有关情况。(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劲松/摄)

赵金玲:

  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早上好!非常高兴今天能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我来自海口旅游职业学校,下面我就“十三五”期间学校所做的一些工作给大家作个介绍。

  “十三五”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现代职业教育得到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给海南的改革开放开启了新的征程。在海南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职业教育政策的支持下,我校作为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积极服务新时代海南发展,提升办学质量,不断增强中职吸引力。

2020-12-08 10:33:55

赵金玲:

  第一,德育为先,提升学生素养。

  我校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力构建“三全育人”模式,建立了一个“5天+24小时+360度”的德育时空,建设国家文化、匠心文化和旅游文化三维一体的校园文化,实施六个主题教育和四大行为养成标准体系,建立31个社团活动,激发学生潜力和自信,实现管理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学生在校园内外彬彬有礼、阳光健康、文明朴实,被称为海南教育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020-12-08 10:34:46

赵金玲:

  学生以过硬的政治素养和专业素质连续19年参加了博鳌亚洲论坛,目前为止,我们学校是海南唯一一所19年参加博鳌亚洲论坛年会服务的中职学校。学校获得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先进集体,博鳌亚洲论坛“钻石合作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等多项荣誉。

2020-12-08 10:35:34

赵金玲:

  第二,产教融合,服务区域发展。

  学校大力发展和深化产教融合,对接产业办好专业,紧扣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和海南自贸港产业发展布局,聚焦海南自贸港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两大产业的需求,做到的骨干专业创品牌,新兴专业创特色”。我校高星级饭店运营和管理专业是国家级旅游类示范专业点,最早开设高尔夫、游艇服务和马术等特色专业。

2020-12-08 10:36:21

赵金玲:

  校企合作最早建立“琼菜”研究中心,促进琼菜行业推广,此成果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校企合作创新“四对接、四共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三融”课堂;校企共建共享校内外90多个实习实训基地,使企业深度参与到教学、实习实训、就业的各个环节。

  目前学校有全省第一家世界烘焙大师工作室、两家“南海工匠”工作室及海南省酒店专业工作室和旅游英语专业工作室;学校获得中国烹饪协会“中国餐饮30年桃李芬芳奖”,今年又被国家文旅部评为“校企合作优秀示范基地”。

2020-12-08 10:37:48

赵金玲:

  第三,以学生为本,拓宽就业空间。

  学校强强联合,与40多家企业缔结校企战略合作关系,如,国际著名酒店万豪集团与我校合作长达13年、海南本土著名企业龙泉集团与我校合作22年。我们每年输出1300多名毕业生,每年争抢进校招聘席位的各类企业多达上百家,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97%以上,有些重点专业的孩子供不应求。因为出口俏,带来了进口旺。我校建校27年,我们坚持招生面试制度27年。学生现在“就业有方、升学有路、深造有门”,自信走向社会,成就出彩人生。

2020-12-08 10:38:23

赵金玲:

  今后,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扛起责任担当,建设高质量现代职业学校,努力为自贸港建设、为海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力支撑。谢谢大家!

2020-12-08 10:39:31

续梅:

  谢谢赵金玲校长,最后请邬柏儿副总经理介绍所在企业开展校企合作的有关情况。

2020-12-08 10:40:02

恒河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邬柏儿介绍恒河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校企合作的有关情况。(中国教育报记者 张劲松/摄)

邬柏儿:

  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浙江宁波的恒河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今天很高兴向大家汇报我们企业与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校企合作的相关情况。

  习总书记强调,职业教育要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化产教融合重大改革任务,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国家产教融合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引导社会各界特别是行业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恒河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十余年的深度合作就是这一指导思想最好的阐释,校企互相依赖、互相成就,成为利益和命运的共同体,为区域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2020-12-08 10:41:54

邬柏儿:

  下面我从两个方面来阐述一下这个命运共同体。

  第一,产教融合、协同创新,助力公司成为“行业领先”。

  作为一家民营企业,我们在初创时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借助国家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政策,在宁波市政府的牵线搭桥下,公司聘请了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级教学名师、化工专业带头人孙向东教授担任总工程师,领导企业技术改革,仅用几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石油树脂生产工艺路线优化,使当时处于停滞状态的公司重新运转,一年实现扭亏为盈,产值三年翻番。

2020-12-08 10:42:39

邬柏儿:

  公司与学校先后共建了省级企业研究院、工程技术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等研发平台,制定行业企业标准、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目前承担各类研发项目18项,金额总计7312.16万元,引领了国家乙烯副产物综合利用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公司目前是国内品种最全、规模最大、质量最优的C5、C9石油树脂生产企业之一,石油树脂产量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被列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宁波市制造业“单项冠军”。核心技术创新冲破了欧美日技术壁垒,产品远销东南亚、新西兰等地,2019年总产值近40亿元。

2020-12-08 10:43:13

邬柏儿:

  第二,政府主导、政策支持,专业、企业与产业“同频共振”。

  在校企合作中,公司充分发挥企业设备、技术、项目等优势,助力学校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助力学校绿色化工专业群成为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一是深化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校企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和教学项目,开展订单式培养达600多人,许多学生成为公司的技术、管理骨干。

2020-12-08 10:44:27

邬柏儿:

  校企共建绿色石化人才培养基地,为宁波舟山地区石化企业培训高技能人才3000多名,为各类职业院校培训教师500多名。二是共同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公司充分利用项目平台,校企共同承担国家重点产业振兴和改造技术专项,宁波市发改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等多项重大项目,帮助学校培养了一批省、市级名师和领军拔尖人才,打造了国家级教育教学创新团队、省级优秀教学团队、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优秀教学团队和宁波市科技创新团队,真正起到引领行业发展的作用。谢谢大家!

2020-12-08 10:45:41

续梅:

  感谢邬柏儿副总经理。职业教育的内容就介绍到这里,借今天发布会的机会,还想向各位介绍一下最近教育部组织的一项活动,先请各位记者看一个视频短片。

  (播放视频)

2020-12-08 10:46:54

续梅:

  刚才看到的就是教育部近期组织的“我和我的学校”网络微视频接力活动。组织这项活动就是为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让广大青少年学生自己寻找、挖掘并自己组织拍摄,通过反映学校的故事,来感受伟大祖国“十三五”时期发展建设成就,畅想“十四五”及2035年的美好蓝图。

2020-12-08 10:47:44

续梅:

  这次网络主题接力活动从12月1日启动,持续到2021年春节之前,分为两个大的阶段,12月份这个阶段主题是“我和我的学校•记住这些年”,明年1月份的主题是“我和我的学校•追梦2035”。每个阶段还确定了一首主题歌曲,贯穿在这个视频当中。第一阶段的主题歌曲是大家都特别熟悉的一首校园歌曲,刚才大家都听到了,就是《校园的早晨》,“让我们记住这美好时光,直到长成参天大树”,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歌词。所以我们第一阶段的主题,“记住这些年”,也是来自于这句话。第二阶段的主题是“追梦2035”,主要讲述青少年对“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规划和期待,主题歌曲是常石磊作曲、王平久作词的《我们都是追梦人》,这也是青少年都特别喜欢的一首歌曲。

2020-12-08 10:48:25

续梅:

  这项活动正式启动以后,北京大学、厦门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在网络新媒体平台率先发起,随后兰州大学、天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学校纷纷响应,接力联动,在各校新媒体平台推出微视频,讲故事、谈感受,用多种形式来反映学校发展变化,表达爱校爱国之情。

2020-12-08 10:49:44

续梅:

  目前活动开展了一周的时间,我们教育部一半以上的直属高校,以及北京、浙江、河南等地的大中小学学生都积极参与进来,推出了视频作品。我们也期待更多的学校、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到这一活动当中来,也期待通过这个活动,让广大的网民都能感受到学生的成长、教育的发展,共同畅想我们国家更加美好的未来。我就做一个简要的介绍,下面就进入到我们答问环节,欢迎记者朋友们提问。

2020-12-08 10:50:18

中国青年报记者:

  陈司长好,刚才听到您关于“十三五”期间职业教育发展的有关情况的介绍,想请您再具体谈谈“十四五”期间加快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思路和举措,特别是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和高地建设方面有什么样的打算?另外您刚才提到2019年以来教育部批准22所学校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打破了职业教育止步于专科层次的“天花板”,在这方面,想问一下教育部未来有什么样的打算?谢谢。

2020-12-08 10:51:29

陈子季:

  谢谢。关于职业教育的适应性问题,有三点要把握好。第一,要深刻把握职业技术教育的类型特征是什么。我们讲职业教育,就是一种面向人人的终身教育,面向市场的就业教育,面向能力的实践教育,面向社会的跨界教育。所以我们要把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落实到我们的办学体制、我们的育人机制,还有我们的教学方式方面,要牢牢把握这个。

2020-12-08 10:53:06

陈子季:

  第二,要构建国家技能开发体系。这对职业教育来说是外部环境问题,我们正在起草相关文件,要整合现有的一些政策举措,优化资源配置,特别是要落实陈宝生部长提出的职业教育“长入”经济、“汇入”生活、“融入”文化、“渗入”人心、“进入”议程这五个“入”,来消解职业教育国家需求与企业需求、个体需求之间因为错位带来的发展困境。

  第三,要构建融合、多元、开放的职业教育发展新格局。这里主要是要处理好陈宝生部长提出的五个关系,即“普职关系定类型,产教关系定供求,校企关系定模式,师徒关系定方法,中外关系定特色”。

2020-12-08 10:54:56

陈子季:

  关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问题,我前面已经介绍过,“十三五”期间我们主要是以陈宝生部长提出的建立健全以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双轨”运行为标志,以纵向贯通、横向融通为核心,同我们经济社会发展和深化教育改革相适应的新时代的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把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工作重心转到提高质量上来,实现我们职业教育的提质培优和增值赋能。

2020-12-08 10:55:48

陈子季:

  “十四五”期间,我们将围绕基于“双轨”的双通制,重点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制度保障,有三件事要做,第一件事就是要建立职教高考制度,我们依托这一制度,把中等职业教育和职业专科教育、职业本科教育在内容上、培养上衔接起来,任何职业院校的学生都可以通过职教高考制度进入任何一个职业院校的任何专业学习。第二件事是健全普职融通制度,主要在课程共享与学生流动两个层面来进行,促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资源共享和理念的相互借鉴。第三件事是健全国家资历框架制度,规定职业教育的学生和普通教育的学生学习成果等级互换关系,进而规定在特定领域两个教育系列的学生都享有同等权利的制度。

2020-12-08 10:56:50

陈子季:

  “十四五”期间,我们还要在促进体系有效运行的支撑条件方面加以完善,主要是六个方面:一是搭建产业人才数据平台,持续深化、跟踪各行业职业人才需求的数据,及时准确地发布人才需求报告,科学引导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二是完善专业教学标准,以标准建设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抓手,深度开发以职业能力清单和学习水平为核心内容的专业教学标准,为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和建设提供制度保障。三是产教融合型企业:探索混合式的办学方式,建立基于产权制度和利益共享机制的校企合作治理结构与运行机制。

2020-12-08 10:57:40

陈子季:

  四是教师的专业化培训体系要健全。要建立大学培养和在职教师教育齐头并进的双轨制的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培训体系。五是完善教育教学的质量监控体系。要确立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建立健全全员参与、全程监控、全面管理的质量保障体系。六是健全公平的升学和就业制度。通过制度设计,确保职业教育轨道学生在升学、求职、工作待遇、职务晋升等方面都享有与普通教育轨道学生平等的机会。

  关于职教本科的问题:2019年以来,教育部审批了22所职教本科,现在主要是推动独立学院转设,优质的高职院校可参与独立学院的转设。之前已经有两所独立学院转设成职业大学,现在独立学院转设工作正在推进。我们正在研究,下一步将在高水平的高职院校中,选择一部分专业,经过一定的程序审批后,举办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

2020-12-08 10:58:28

人民网记者:

  邓厅长刚刚提到今年山东的许多学生和家长开始把目光投向了职业教育,不少高分学生主动选择就读职业教育院校,学习技能技术,请问您能否介绍具体情况?谢谢。

2020-12-08 10:59:25

邓云锋:

  非常感谢人民网记者的提问。出现这种情况,是这些年来职业教育改革的结果,特别是职教高地建设政策红利释放的结果,这也充分说明了职业教育新业态的不断提升。以前,在一些地方出现普职比不断拉大的情况。但是,通过一系列改革,山东普职比实现大体相当,而且在不断提高。刚才说了,今年全省有2.5万学生过了普高线,但是没有到普通高中,到了中职学校;有2.4万学生过了普通本科线,但是没有去普通本科,去了高职院校。这是用数据、事实来说明大家的选择。为什么有这样的结果?我想有几方面的原因。我们职业教育对孩子来讲,就业有了更大的优势,有了更高质量的就业。我们现在开展了那么多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订单式培养,孩子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来,能够高质量就业。今年虽受疫情影响,但我们职业院校的职业率仍然保持在90%以上。

2020-12-08 11:00:28

邓云锋:

  还有,刚才陈司长谈得比较多的,我们学生升学有空间。原来职业教育发展为什么不受待见?很大程度上是发展有“天花板”,到高职就结束了,没有发展空间了。现在教育部大力推动、稳步发展职教本科,构建起了中职、高职、职教本科相衔接的培养体系,包括下一步还有专业硕士、专业博士这样的路径,职业教育吸引力大为增强。山东中职学生毕业以后,今年70%选择了继续升学。其中,职教本科录取比例由原来的6:1提升到现在的4:1。最初,山东职教本科计划才有2600个,今年部里也支持我们,达到了1.5万个。大家感觉空间很宽广,上职业学校,不但就业有优势,升学也有渠道,自然就选择职业教育。

2020-12-08 11:01:19

邓云锋:

  尤其是下一步,随着教育评价改革的推进,我们全社会会树立正确的、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成长成才观和选人用人观,我们的职业教育将更有优势,明天会更加美好。谢谢。

2020-12-08 11:02:37

总台央广记者:

  请问陈司长,今年两会的时候,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当中提出了今明两年高职院校要扩招200万人,请问目前这项工作的进展怎么样?另外,还想知道教育部在确保扩招人员的培养质量方面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谢谢。

2020-12-08 11:03:29

陈子季:

  谢谢。大家知道,高职扩招工作是2019年开始的,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高职院校要扩招100万,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今明两年继续扩招200万。这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对职业教育也是个大好的发展机遇。所以,我们通过分列招生计划、分类考试评价、分别选拔录取的方式,让更多的达到条件的人有机会接受高等职业教育。去年我们完成的任务比较好,相比于2018年,2019年高职扩招超额完成了116万,今年的高职扩招工作进展也比较顺利。

2020-12-08 11:04:15

陈子季:

  高职扩招以后,也确实面临很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生源多元化问题。原来以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为主,现在还有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高素质的农民、在职企业员工等,生源多元化了。这些不同的生源,他们的需求也是多样化的。所以,如何保证质量型的扩招,也采取了一些措施。

2020-12-08 11:05:29

陈子季:

  一是精准设置适合扩招生源特点的专业。比如,陕西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针对职业农民、乡村干部特点,设置涉农单招专业,开展职业农民包括村干部的学历提升。对于退役军人,设置了社会工作、党务工作、救援技术等专业。二是精确制定培养方案,灵活组织教学。围绕着不同职业方向,分类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个性化、菜单式培养方式。比如,对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等,我们实施旺季去工作、淡季来学习的错峰教学。对高素质农民、村两委委员、相对集中的在岗职工,做好送教下乡、送教上门,设立社区学区、企业学区,就近实施集中教学。同时,实行了弹性学制、弹性学期、弹性学时,学业年限三到六年。

2020-12-08 11:06:25

陈子季:

  三是精细强化日常管理。加强分类管理,实施单独编班,积极引导扩招群体参与学生工作,对学习成果实施多元评价、过程性评价。山东、湖南等省通过退役军人学生推选老班长、党员、立功受奖人员担任班委和学生干部,开展一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监督。

  四是精心构建服务保障体系。畅通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的衔接渠道,将扩招群体纳入到“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等项目。加强就业创业指导,开好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为扩招群体提供优质的网络教育培训资源。谢谢大家!

2020-12-08 11:07:55

南方都市报记者:

  能否请马校长和赵校长谈谈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职业院校应该如何继续保持高就业率?谢谢。

2020-12-08 11:08:21

马晓明:

  感谢南方都市报记者的提问。在目前情况下,就业形势确实是比较严峻,在“职教20条”里实际上已经明确提出了“专业设置和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实际上这“三个对接”,主要解决的就是人才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还存在“两张皮”现象的问题。这些年来,深职院一直是强力推动专业群和产业融合,包括跟龙头企业建立特色产业学院,实现双元育人。

2020-12-08 11:09:59

马晓明:

  在具体做法上,以数字化转型为重点,推动职业教育的理念更新、模式变革和体系的重构,着力培养适合我们现在产业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比如,我们和华为合作,创立了“课证共生共长”人才培养模式,把企业面向在岗工程师的培训认证和我们高职教育结合起来,解决了职业教育和行业企业发展脱节、教育标准滞后于企业标准、教学内容落后于技术发展的问题。通过这样的合作,我们在学校形成了一个开放的、能够紧跟技术发展的教育教学标准体系。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在学校期间既有学生的身份,同时通过到企业深入实践,就是有了工程的经验,又有了认证工程师的身份。对于企业来说,学生进了企业就能上岗,减少了企业对学生职后培训的时间成本、资金成本等问题。

2020-12-08 11:10:31

马晓明:

  可以说,与产业发展和社会需求同频共振,是我们要保持高水平就业的关键。历年的毕业生中,超过10%的专科生进入到华为、腾讯、比亚迪、中兴、富士康等知名企业就业。今年尽管受到疫情影响,我校2020届专科毕业生参加就业6545人(不含结业生),已经落实的就业6347人,就业率达96.97%,应该说保持了学校高水平就业的良好态势。谢谢。

2020-12-08 11:11:06

赵金玲:

  谢谢这位记者提的问题,我觉得这个很重要。就业率是职业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我们学校一直保持97%以上的就业率。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海南省委省政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职业教育提供广阔的发展天地。具体到学校,我用三个字“准、高、深”概括我们所做的一些努力。

2020-12-08 11:12:52

赵金玲:

  “准”,学校准确分析产业布局,瞄准产业需求,精准服务行业,开好专业。例如,海南自贸港建设,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是三大产业,需要一大批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此,我们中职学校作为一个类型教育,目的是培养产业需要的一线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此,学校做强做优骨干专业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专业和烹饪专业等,为产业提供适销对路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支撑。

2020-12-08 11:13:04

赵金玲:

  “高”,我们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让学生占领就业高地。做到培养德技双修、全面发展的人才。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在技术技能方面,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技艺精益求精,具有过硬的职业素养。刚才我汇报过程中说到一点,我们构建“5+24+360”德育时空,这是构建“三全育人”模式之下的具体做法。我们是一个城市中职学校,80%是独生子女,为了培养他们13种职业意识,学校高密度、高强度、高标准地时时、处处、人人来渗透德育标准,落实德育要求,让孩子在三年期间迅速地成长起来。所以我们有一句话说,孩子们“低着头走进来,抬着头走出去”。

2020-12-08 11:14:33

赵金玲:

  “深”,是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使校企成为发展共同体。我们做好“四个对接 四个共同”。对接产业、对接职业标准、对接生产过程、对接岗位能力。共同培育学生、共同培育师资,共建实训实习基地,共研教育教学改革,企业和学校之间成为一种粘合度更高的合作模式。比如今年的疫情期间,我们主动邀请海南餐饮协会、海南酒店协会、高星级饭店的高层管理人员,共商怎么样度过疫情、共克时艰、共度难关。上半年海南酒店业比较低迷,现在又进入了一个高峰期,我们能够和企业共命运,也是作为职业学校的社会担当。也因为“准”、“高”、“深”,所以学校成了企业分不开的学校、家长离不开的学校。在此,要感谢各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支持。最后我也欢迎各位媒体朋友有空到我们美丽的校园,到我们美丽的海岛,支持我们自贸港的建设。谢谢大家!

2020-12-08 11:15:57

续梅:

  最后一个问题。

2020-12-08 11:16:25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我们知道,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办学模式。请教一下马校长和邬经理,您们二位认为,在实践中校企合作能够成功的关键是什么?谢谢。

2020-12-08 11:17:43

邬柏儿:

  谢谢你的提问。我们校企合作的关键主要有两点,一点就是共赢。大家知道,企业有两个核心目标,一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二是通过技术创新获得竞争优势。我们与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合作过程中,宁波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他们的资源优势、技术力量和人才支撑,帮助企业实现了核心目标,帮助企业提升了发展绿色化工产业的信心,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同时,企业也利用我们自身的平台、项目、资源,帮助学校培养了既懂理论知识,又会实际操作的人才。这样的人才,符合企业后续发展和同类企业的发展需求,符合绿色化工产业的发展需求。我们也通过校企双方的协同创新,帮助学校打造了既能教学、又会研发的“双师型”教师团队。正是这样一种互助互进、互助共赢,我们校企双方形成了真正的命运共同体。

2020-12-08 11:18:07

邬柏儿:

  第二个关键是政策,政府为我们搭建了校企合作的平台,政府的牵线、相应的政策,使我们成为校企合作的受益者。近几年,国家、省市先后出台的促进产教融合实施办法、校企合作促进条例等政策文件,使我们校企合作能够做得更加深入,激励和扶持了企业的技术创新,推动企业的转型升级,激发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因为它保障了企业的权益,也保障了校企双方合作的内在动力。谢谢!

2020-12-08 11:19:36

马晓明: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我觉得校企合作成功的关键还是互惠共赢。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等文件,要解决的问题还是人才供给和产业需求,教育链、产业连、创新链有机衔接这样的问题。怎么样让企业跟学校能够深入进行校企合作,其实这个共赢落到实处,还是体现在企业的诉求、利益是不是得到了满足。

2020-12-08 11:20:34

马晓明:

  简单地举一个例子来说,比如我们跟华为的合作,就是把华为原来面向在岗工程师的认证培训,移植到学校教育教学中,跟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结合,我们叫“课证共生共长”。学校关注的是课程,课程是教学的主战场,企业关注的是认证,认证是技术的标准,是人才需求的一个标准。所以,我们通过这样的合作,实现了学校、企业和学生三方的共赢。学校建立了教育教学的标准,学生在学校通过认证,能够实现高质量的就业。而对企业来说,学生到了企业就能上岗。这就是为什么企业不断地把最新的人才培养基地,比如现在的鲲鹏人才培养、 5G人才培养,第一块牌子都落在深职院。通过这样的校企合作,使得学生能够人人成才、人人出彩,不仅学校赢了、企业赢了,更关键是学生赢了。谢谢!

2020-12-08 11:21:43

续梅:

  时间关系,我看记者朋友们也没有问题了,我们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就开到这里。后天,也就是本周四,我们将继续举行第四场收官的新闻发布会,介绍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有关情况。我们周四再见,谢谢各位!

  (结束)


责任编辑:admin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栏目分类
Copyright © 2010-2020 环球新闻传媒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3004180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