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 > 热点 > 正文

将中华文化入网上云为文化强国筑牢数字基石

来源:人民日报 编辑:admin 时间:2022-06-16
导读: 为文化传承和发展插上数字之翼,中华文化必将在数字时代绽放更夺目的光彩

  为文化传承和发展插上数字之翼,中华文化必将在数字时代绽放更夺目的光彩

  将中华文化入“网”上“云”,实现在数字世界的永久留存、永续利用,已被纳入国家战略。根据前不久印发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到“十四五”时期末要基本建成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和服务平台,形成线上线下融合互动、立体覆盖的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到2035年,建成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中华文化全景呈现,中华文化数字化成果全民共享、优秀创新成果享誉海内外。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必将为文化强国建设筑牢“数字基石”。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是维系全世界华人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文化创新的宝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在信息时代,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文化数字化是一项基础工程。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古籍、文物、非遗、方言等多个领域的数字化采集和整理工作在持续进行,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接下来的工作,需要在广度和深度上继续发力,既要做到全覆盖无遗漏,还要提高颗粒度精密度,让中华文化以本真样貌在数字世界里得到传承。

  实现文化数字化,采集只是第一步。采集完成,并不意味着物理分布、逻辑关联、快速链接、高效搜索、全面共享、重点集成的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已经建成。如何调集最大“算力”、设计最佳“算法”,打通文化资源的传统分类方式,促进数字化联动整合,并深入挖掘中华文化的优质IP,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更艰难也更重要的任务。对此,要有充分准备,心中有“数”。

  文化数字化的过程,就是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高新技术手段,将文化素材导入虚拟世界,进而实现深度融合的过程。面对这个迥异于传统文化样式的数字空间,我们需要用新的眼光和新的逻辑语言,提取具有历史传承价值的中华文化元素、符号和标识,创造新的文化样式和优质内容。唯有如此,才能不断丰富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当代表达,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数字世界发扬光大。

  现实中,文化数字化也为文化生活提供了全新的场景。从网络文学、网络视频、网络直播、数字图书馆、虚拟博物馆、电子竞技的持续火热,到云演出、云观展、云旅游等新业态的不断出现,数字技术手段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储、表达和传播,丰富了文化产品类型和服务种类,扩大了产业规模。随着数字化的深入,文化消费体验将实现从“在线”到“在场”的跨越。升级“身未动,心已远”的数字新体验、创造虚实结合的消费新场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数字世界里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有效路径。这不仅需要文化数据库的顶层设计,更需要市场主体的积极作为。

  纵观历史,文化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深层、最持久的力量。面向未来,我们将迎来一个更加瑰丽多姿的数字世界。数字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中华文化魅力历久弥新。为文化传承和发展插上数字之翼,中华文化必将在数字时代绽放更夺目的光彩。(杨 暄)


责任编辑:admin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栏目分类
Copyright © 2010-2020 环球新闻传媒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3004180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