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科技 > 热点 > 正文

探索前沿:智能技术新趋势塑造产业的新优势

来源:经济参考报 编辑:admin 时间:2024-06-06
导读:人工智能大模型、仿生智能、无人驾驶、低空科技……这些热点前沿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将打开怎样的想象空间?6月2日,以“追新逐质,智创未来”为主题的2024国家新质生产力与智能产业发展会议在京落下帷幕。

  人工智能大模型、仿生智能、无人驾驶、低空科技……这些热点前沿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将打开怎样的想象空间?6月2日,以“追新逐质,智创未来”为主题的2024国家新质生产力与智能产业发展会议在京落下帷幕。在这场由中国自动化学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科技盛会上,专家学者与业界人士围绕新质生产力,共同谋划智能产业的新发展、新未来,一幅科技跃迁推动产业变革的未来图景徐徐展开。

  探索前沿 技术亮点纷呈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智能化加速推进的大背景下,自动化和人工智能已成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长郑南宁在大会致辞中指出。

  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智能产业不仅是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为传统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加强自动化领域的科技创新,加速自动化技术在智能产业的布局和应用,促进科技创新成果与重点产业深度融合,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有效途径。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校长郑庆华看来,大模型已经成为当前人工智能的巅峰,而大模型之所以强,是依托了大数据、大算力和强算法。大模型正在给各个领域带来颠覆性变革:在教育领域,未来教育新模式将突破现有的“师-生”二元结构,转变成为“师-机-生”三元模式;在科研领域,大模型带来科学研究范式的转变,使得大量需要专业人工劳动开展的科学试验,通过人工智能快速迭代……人工智能也在全面赋能学科创新,对土木工程、建筑、城市规划、交通等各个传统学科专业进行赋能。“我深深感受到,传统学科老树吐新芽,也为人工智能发展提供新的场景和新的应用平台,既发展了人工智能自身,也推动了传统学科的转型升级。”

  在仿生智能领域,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郭雷从多源干扰系统估计与控制理论出发,介绍干扰对抗环境下无人系统仿生智能系统理论和技术研究框架,阐述研究团队在仿生智能系统的核心技术——仿生导航、仿生操控和智能控制系统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从方法论、系统论和行为论的角度探讨安全、绿色和免疫等仿生智能技术的基本内涵和发展方向。“我研究的是鸟工智能、鱼工智能。”郭雷院士幽默地说。

  同样是从鸟类、鱼类的行为特征获得灵感,例如鸟群、鱼群密集飞行、游动却不会发生碰撞,希腊克里特理工大学名誉教授马科斯·帕帕格奥吉奥从无车道线交通和车辆推移两个原则,提出一种新的智能网联和自动化车辆时代的车辆交通范式,以及为单个车辆和车辆群体进行最优路径规划、车辆与队列的无信号和无车道城市交叉口穿越等相关技术。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质生产力的典型代表,低空经济是当前全球主要经济体角逐的新领域,也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科技创新的新赛道。中国自动化学会监事长、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研究员王飞跃在题为“低空科技与智慧经济:新思维、新产业、新社会”的报告中,分析了低空科技的核心要素,指出低空科技在促进产业升级、提高经济效益,以及增强社会治理能力方面的巨大潜力。

  “低空经济是中国的下一个机会。”王飞跃认为,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围绕“衣、食、住、行”四个字蓬勃发展,而下一个40年的经济腾飞将从“行”开始,从新能源汽车到智能驾驶、再到低空经济,把物流成本降下来。

  在实体经济运行中,物流成本是企业成本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数据,2023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是14.4%,显著高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因此,降低我国物流成本水平,对于推动经济增长具有广阔的潜力和巨大的战略价值。

  创新应用 产业落地加速

  “人工智能是当前全世界的热点,而人工智能落地最实的就是大模型,在包括语言大模型、视觉大模型等众多大模型中,落地最实的就是端到端无人驾驶。”王飞跃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

  在矿山、园区、港口等相对封闭的应用场景,端到端无人驾驶技术正在快速产业化落地,尤其是在以“减人、增安、提效、低碳”为发展目标的智慧矿山领域。本次大会上,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武创院智能车研究所、中科慧拓联合发布了愚公YUKON矿山大模型,标志着智慧矿山进入AI新时代,愚公YUKON矿山大模型成为进入AI时代智慧矿山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原校长葛世荣院士认为,人工智能+采矿需要深度创新,需要研究矿工的智能模拟和扩展理论方法技术,赋予采矿机器人完成复杂环境作业能力。

  记者在大会现场看到,有着卡通矿工“皮肤”的慧拓“矿宝”MineCopilot是首个面向矿山从业人员的AI助手,“他”可以轻松理解自然语言指令,完成工作人员对其下达的任务,在矿山全流程工作中,都可为矿工提供“肩并肩、手把手”的服务,未来“他”将成为智慧矿山全能生产力工具。

  中科慧拓CEO陈龙介绍,慧拓矿宝只是以愚公YUKON矿山大模型为底座推出的首批产品之一,此外还有生成式平行智能数据体系GenDS、矿山端到端自动驾驶大模型GenAD,以及矿山知识大模型MineGPT,这四款行业首创产品将帮助能源矿企实现智慧矿山工厂式的规模化复制。

  “智慧矿山的发展已经进入Mining 5.0时代,该时代的核心是实现矿山由工业自动化到知识自动化的迈进,在这个过程中需依靠三大核心技术支柱,即操作系统、场景工程和矿山大模型,完成矿山智慧化关键的四大智能,包括装备智能、数据智能、算法智能、流程智能。”陈龙透露,通过近十年的发展,中科慧拓在矿山操作系统和场景工程方面已经取得了多项技术突破,而愚公大模型从构建之初就一直是在边用边学,用户与“矿宝”的每一次交互,都能为智慧矿山建设生成更高质量的数据。数据是大模型训练的基石。目前,中科慧拓正以24万公里/天的速度不断扩充自动驾驶数据,并已总计累积8万天的矿山业务日志,加速完备Mining5.0时代三大核心技术支柱的布局,为矿山发展注入新质生产力。

  “到2025年,愚公YUKON矿山大模型及其基础设施智能体系将全面落地,赋能全国超过40个智慧矿山的建设,到2030年,有望保障全球超过500个矿山绿色安全高效运营。”陈龙表示。

  建言献策 共商发展大计

  围绕“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加快培育和壮大新质生产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本次大会还设置了8场平行会议,涵盖智能交通、具身智能、脑机智能、数据要素、企业数智化转型、人工智能教育、智能医学等多个热点领域,来自学术界和产业界的众多院士和专家学者分享了各自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就共同课题和热点难点展开了深入探讨,并积极建言献策,共商新质生产力与智能产业发展大计。

  针对人工智能的潜在风险,郑庆华院士指出,大模型也存在过度依赖训练数据中的一些模式从而导致“幻觉”、过度消耗数据和算力、新任务训练中存在灾难性遗忘、黑盒模型逻辑推理能力弱等若干缺陷。为此,郑庆华院士建议探索建立我国自主可控的机器智能模型,并提出“神经+符号”协同方式、打造人脑记忆启发的机器记忆智能模型等技术路线。

  在低空科技与智慧经济领域,王飞跃指出了伴随技术进步而来的挑战,如法规制定、隐私保护和安全问题等,呼吁政府、企业和公众需要共同努力,建立合作机制,以确保低空科技的健康发展,并为构建智慧经济提供坚实基础。(记者 吴蔚)


责任编辑:admin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栏目分类
Copyright © 2010-2020 环球新闻传媒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3004180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