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互联网的人才培养应与发展要相辅相成
后疫情时代,工业互联网具有降本增效、优化调控等功能,对稳增长、稳投资、稳就业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据信通院测算,2019年工业互联网拉动新增就业岗位206万个,2020年,预计将达到255万个。
目前,已经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企业,大部分人才都是在数字化升级的过程中自己培养、自己学习、自己摸索出来的。工业互联网是系统工程、长期工程,复合型人才在企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尤为重要。在工业互联网领域,核心人才有时候“一票难求”。人才的正向流动有助于企业发展,但工业互联网人才在工业领域的沉淀非常难得。
新基建需要大量的科研、管理型人才及技术、技能型人才做支撑,而人才培养需要完善的教育体系和长期的投入。全国人大代表、原南京邮电大学校长、江苏省互联网协会理事长杨震表示,要持续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还需要建立一系列长效机制。人才培养就是其中一个重要部分。“工业互联网需要既懂通信技术又懂企业生产体系的复合型人才,这类人才是很欠缺的。但人才培养是一个长线工程,需要认准方向,持续投入人力物力。但同时,高校的培养方案也需要随着社会实际需要及时调整,这样才能跟上科技发展的节奏。”杨震表示。
去年年底,江苏常州、重庆、浙江绍兴等地的高校或职业技术学校纷纷宣布成立工业互联网学院,并持续加深学校培养与产业发展的结合。
目前,工业互联网人才缺口还很大,国家应出台政策驱动高校、职业院校、企业联合,以产教融合的方式,培养发展工业互联网所需要的各类专业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
从人才本身出发,在校期间要多关注国家科技经济产业发展,加强基础专业知识的学习,明确未来的职业规划,拓展各领域知识,加强团队合作,提升多方面的能力,才能在步入社会的时候不掉队,推动数字化社会发展。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