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财经 > 要闻 > 正文

一季度财政收支“账本”公布地方专项债不断优化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admin 时间:2024-05-01
导读:一季度财政收支“账本”近日公布,多个数据显示该季度财政收支平稳运行: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877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继续保持恢复性增长态势,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近7万亿元,在去年同期疫情防控转段后集中结算相关费用、抬高支出基数

  一季度财政收支“账本”近日公布,多个数据显示该季度财政收支平稳运行: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877亿元,按可比口径计算继续保持恢复性增长态势,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规模近7万亿元,在去年同期疫情防控转段后集中结算相关费用、抬高支出基数的情况下,仍保持2.9%的增长。

  “从一季度收支情况来看,财政政策靠前发力,政策效能正在加快释放,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了有力支持。”数据发布当天,财政部副部长王东伟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下一步财政部重点发力的六大方面,包括统筹运用好财政专项资金和政府投资基金等政策工具,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统筹用好相关国债资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央预算内投资等政策工具,带动扩大社会有效投资等,支持扩大国内需求等。

  作为稳投资稳经济的重要政策工具,今年我国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9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000亿元。但一季度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偏慢,Wind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新增地方专项债发行规模约6341亿元,占全年发行额度的16%,发行进度慢于2022、2023年。

  对此,财政部预算司司长王建凡在上述新闻发布会上回应说,一季度专项债发行规模小于往年,一方面是以往年度为应对疫情冲击等特殊因素影响,加大年初发行规模,另一方面也与地方项目建设资金需求、冬春季节施工条件、债券市场利率等因素相关。

  据了解,今年一季度,各地在提前下达的新增专项债务限额内发行专项债券,主要用于市政建设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社会事业、交通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程等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重点领域项目建设。

  “同时我们也在提高专项债项目质量、加强项目前期准备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总体看全年发行规模仍然是符合预期的。”王建凡透露,2024年,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不断优化调整专项债券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将更多新能源、新基建、新产业领域纳入专项债券投向领域,增加“独立新型储能”“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等纳入专项债券支持范围,引导地方加大对“国家级产业园区基础设施”“5G融合应用设施”“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普通高校学生宿舍”等领域的支持力度,进一步谋划经济社会效益明显、带动效应强、群众期盼、早晚要干的重大项目。

  此外,还将“保障性住房”等纳入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进一步发挥专项债券撬动作用。

  “今年特别国债的投向领域,也包括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城乡融合发展(包含地下管网等)、区域协调发展(包含流域综合治理)、粮食能源安全(包含储能项目等),与专项债有所重合。因此专项债、特别国债有望协同发力,带动投资增长。”广发证券资深宏观分析师吴棋滢认为,往后看,二季度起基建实物工作量预计将逐步形成,三至四季度有望见到新增专项债加快发行节奏、特别国债落地,“应会对基建投资形成一定的超季节性带动。”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温来成也认为,如果按10月前基本完成新增专项债发行任务节奏来看,第二、三季度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将会进一步加快,与此同时提高专项债资金使用效益,这样可以尽早将专项债资金投入项目,推动项目尽早开工形成实物工作量,以更好推动经济增长,实现年初经济增长目标(5%左右)。

  在他看来,今年专项债亮点是投向领域继续拓宽,并且重点投向国家级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新基建等领域,以更好地发挥专项债券资金强基础、补短板、惠民生等积极作用。

  作为投资主管部门,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也发布消息称,该委联合财政部完成2024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项目的筛选工作,共筛选通过专项债券项目约3.8万个,2024年专项债券需求5.9万亿元左右,为今年3.9万亿元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打下坚实项目基础。国家发展改革委还透露将重点督促指导各地方严格把握项目质量要求,切实加快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进度,推动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积极扩大有效益的投资。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加强和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管理,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积极财政政策效能,这意味着在强调合理扩大投向领域及资本金范围的同时,要求强化负面清单管理,严格把好项目融资收益平衡关,避免无效低效投资。

  王建凡也强调,下一步,财政部将会同相关部门指导地方合理把握专项债券发行节奏,优化政府投资节奏和力度,指导保障重大项目资金需求,提高债券资金使用绩效,“发挥好政府投资的带动放大效应,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记者 朱彩云)


责任编辑:admin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栏目分类
Copyright © 2010-2020 环球新闻传媒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3004180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