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企业一季度利润大涨 猪价或将全年高位运行
2019年因非洲猪瘟疫情带来的猪肉市场供应整体偏紧状态一直延续至今,在今年新冠疫情对居民消费意愿、生猪养殖供应链、物流运输等方面造成的影响加持下,猪肉价格近期一直处于高位运行状态,也使得A股一众生猪养殖企业在今年一季度实现了净利润同比大涨。
从一季度收益来看,新四大头部企业里,自繁自养模式的牧原股份(002714.SZ)盈利最丰,净利润高达40亿~45亿元,上年同期亏损为5.41亿元;华南养殖龙头温氏股份(300498.SZ)净利润为18.92亿元,上年同期亏损4.6亿元,同比增长510.9%~511.98%;新晋头部企业新希望(000876.SZ)实现净利润15亿~16亿元,同比增长也达到125~140%;江西养猪龙头正邦科技(002157.SZ)净利润也达到8.5亿~10亿元,上年同期亏损4.14亿元。
其他生猪养殖企业如天邦股份(002124.SZ)、唐人神(002567.SZ)、傲农生物(603363.SZ)等,也分别实现了4.5亿~5亿元、2亿~2.3亿元、1.51亿元的净利润收入,虽然与头部企业差距较大,但以其养殖规模来看,利润已经十分可观,傲农生物报告期内的净利润同比增幅高达767.69%。
生猪养殖企业净利润大幅提升,来自多方面的原因。从外部来看,2019年一季度生猪养殖业处于行业周期低点,叠加非洲猪瘟疫情带来的提前抛售,生猪价格进一步下行,行业呈现全面亏损。随着猪瘟疫情蔓延,行业产能去化,国内生猪供需缺口拉大,生猪销售价格从去年二季度开始进入上升通道,使得大部分养猪企业在下半年实现扭亏为盈。今年一季度有传统需求旺季春节,加上新冠疫情拉长了假期,且疫情期间的防控对生猪产业链和物流运输造成一定影响,生猪销售价格仍在高位运行,价格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利润自然也很可观。从内部看,随着规模化生猪养殖企业生物安全措施升级和改造,管理进一步细化和规范,生猪死亡率在下降,各企业积极扩产和补栏,使得能繁母猪和生猪出栏量都在逐步恢复增长,因此养猪毛利率同比也有较大提高。
天风证券农业首席分析师吴立表示,从一季度商品猪销售均重来看,出栏均重普遍达到120公斤左右,说明上市公司在非洲猪瘟防控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因此各公司一季度头均盈利都维持了较高水平,销售均价也都不低于31元/公斤,头均盈利1000元以上很常见,最高的唐人神头均盈利达到1750元。
他认为,行业形势和政策都更加利好技术、管理、资金占优势的规模化养殖企业,行业集中度将加速提升,预计未来3~5年国内生猪养殖前十的企业市占率将达到40~50%。预计2020~2021年行业都将处于高盈利阶段,大企业凭借优势快速扩张,出栏量和利润都有望持续处于高增长。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各公司的出栏量依然处于低位,不少企业出栏量同比大幅下滑。
温氏股份一季度生猪(含毛猪和鲜品)销量225.26万头,同比下降62.2%。正邦科技一季度生猪销量104.83万头,同比下降约38%,其中包括商品猪102.59万头、仔猪2.24万头。牧原股份一季度生猪销量为256.4万头,同比下降约16.7%,其中商品猪150.5万头,仔猪105.7万头,种猪0.2万头。唐人神一季度生猪销量51.37万头,同比下降约33%。天康生物(002100.SZ)一季度生猪销量15.47万头,同比下降26.58%。
与销量同比大幅下滑相反的是,各企业一季度的养猪收入同比大幅上升,生猪市场供应依然偏紧,是促成现阶段猪价高位运行的主要原因之一。生猪出栏量同比下降,受新冠疫情对供应链和物流运输的影响较明显,同时也缘于养猪企业当下普遍采用的养大猪策略以及加大种猪留存力度的措施。
随着国内疫情在3月有所缓解,由于春节疫情期间压栏肥猪较多,近期市场供给较为充足,加上疫情导致消费需求受到抑制,猪价近两月以来持续小幅下滑,但仍维持在34元/公斤左右的高位。
吴立预计,各公司的生猪出栏量有望在二季度出现显著增长,且现阶段仍较高的养殖成本,有望进一步下行,从而使得生猪养殖板块利润环比实现高增长。
新希望董事长刘畅在4月8日的公司业绩说明会上指出,目前非洲猪瘟与新冠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同时由于新冠疫情影响整个供应链与物流运输,对于企业和散户补栏都有延迟作用和影响,因此猪肉供应偏紧的周期可能会有所拉长,全年猪价都会处在相对高位,也会给行业和公司带来一个相对更长时间的战略机遇期。她透露,公司规划2020年出栏800万头,按目前的扩产进展和生物防控体系运行情况,2022年出栏2500万头的目标或将提前实现。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