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茶公司成立74周年:追忆流金岁月谱写时代新篇
光阴似箭,岁月如歌。历史的篇章翻回到1949年,见证了中国茶叶发展史上的一个历史性时刻——11月23日,中国茶叶公司(中茶公司前身)在北京成立,统一经营和管理全国茶叶的收购、加工、出口和内销业务。这是新中国第一家国有茶叶公司,也是新中国贸易系统中最早建立的全国性专业总公司。时任农业部副部长、被尊称为“当代茶圣”的吴觉农出任该公司第一任经理。
74年栉风沐雨,砥砺前行,作为与共和国同龄的茶叶企业,中茶公司伴随新中国同频共振,代代传承红色血脉,践行为国谋茶兴、为民奉好茶的初心,始终走在茶产业发展的前沿,谱写了当代茶叶振兴发展的历史。
为国分忧 中茶为创汇书写辉煌历史
民族工业,关乎一国国本,也承载着中国茶产业做大图强的梦想。
中茶公司成立不久,吴觉农立即提出,中茶公司需要有自己的商标,要建立一个新中国的茶叶商标,象征着有别于旧社会的茶叶,可以显示红色中国生产的、优质的中国茶。
1951年3月,在经历了《人民日报》商标征集、寻人设计、企业集思广益等诸多方法后,新中国第一个茶叶商标—— “红八中”商标诞生,商标设计为中间一个绿色的“茶”字,四周环绕着红色的“中”字,代表着红色中国出品的绿色茶叶,有“中国茶叶销往四面八方”的涵义。
在当时,茶叶对于中国经济建设有着特殊的意义。这种最具中国传统优势的商品,成为突破贸易封锁、获取外汇的重要手段。
承载着中国茶叶出口换汇使命的“红八中”,没有辜负国人的期望,在国际贸易的舞台上大展拳脚。到新中国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红八中”茶叶共出口创汇1.4亿美元,全部用于偿还国家当时为发展工业而从苏联获得的贷款,为新中国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如今,中茶公司在世界主要茶叶消费市场都构建了营销网络,目前向欧洲、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等6大洲32个国家和地区出口茶叶。
匠心传承 中茶发扬光大传统制茶技艺
在中茶梧州公司,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砖木结构老仓使用至今,许多经典的大箩茶在这里沉淀、陈化,造就了一段又一段“六堡佳话”。如今,老仓依然展现着窖藏工艺的魅力,见证着一批又一批中茶窖藏六堡茶的成长。
砖木结构的老仓,是中茶公司践行匠心传承制茶技艺的一个缩影。中国制茶技艺历史悠久,成立74年来,中茶公司以传承中国传统制茶技艺为己任,以守正创新的精神雕琢每一片原叶。
早在中茶公司成立之初,就汇集了一大批茶界著名专家。由于历史原因,中茶公司长期承担着全国茶产业的综合调度和管理职能,在全国几乎所有茶产区都有经营主体,因此积累了大量专家人才。
目前,中茶公司已经建立起包括3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在内的一整套专家队伍,拥有茉莉花茶技艺非遗传承人、黑茶技艺非遗传承人、乌龙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绿茶制作技艺(西湖龙井)非遗传承人等多名特级茶叶大师和高级专业技术大师,涵盖茶叶种植、加工、审评、研发、品控、标准等各个领域。
秉承“好茶在中茶”理念,中茶公司将制茶大师的经验与技艺融入原料标准、制茶工艺和审评筛查等环节,创制出中茶非遗系列产品,成为核心产区、匠心工艺、品质优异的行业权威代表作。自2022年非遗系列产品上市以来,以“非遗技艺 匠心制作”的高端品质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赞誉。
敢为人先 中茶引领中国茶产业科技创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新中国茶产业发展的进程中,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来自中茶公司的科技力量。
中茶公司成立后不久,后来被称为“茶界泰斗”的张天福调往福州,协助成立中茶福建公司。张天福对此前创制的揉茶机做了改进,改进后的揉茶机揉茶速度更快,揉茶效果更佳,受到茶农的热烈欢迎。
1973年,中茶公司在云南成功研制出普洱茶“熟茶”发酵工艺,实现了普洱茶产业的革命性创新,它改变了千百年来人们认为熟普只能由生普经数年的自然陈化的观念,突破了传统工艺局限。这项伟大技术革新曾一度轰动了整个茶叶界,奠定了现代普洱茶产业发展的基础。
改革开放后,中茶公司在福建研发设计出了中国第一条乌龙茶生产线,并在随后陆续研发出了中国第一条花茶、红茶、白茶全自动化拼配生产线。
在广西梧州,中茶公司借由全程不落地渥堆发酵工艺和科学窖藏技术,令六堡茶的内含物质发生充分转化,形成中茶窖藏六堡茶特有的“红、浓、陈、醇”品质。
在福建松溪,中茶公司推广白茶自动化萎凋设备和新技术,建立了自动化萎凋房,大幅提升了中茶白茶产品的品质。
在云南勐海,中茶普洱茶清洁发酵技术落户当地,改变了传统普洱茶的自然发酵模式,实现了中茶普洱茶的可控发酵。
茶产业科技创新离不开科研攻关。近年来,中茶公司与中粮营养研究院合资设立中国茶叶科技公司,全方位开展茶产业科技研究,并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安徽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行业内主流产业研究机构都有深度的联合研发项目。
作为茶产业的领军企业,中茶公司在未来还将持续加大科技投入,积极探索茶叶深加工,将茶产业向多领域延伸拓展,为消费者提供更多样化的产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以茶兴农 中茶为乡村振兴插上“科技翅膀”
乡村振兴,产业为先。近年来,中茶公司作为茶行业唯一的央企,把乡村振兴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落脚点,以“山水中茶”项目为抓手,探索建立施行了“品牌拉动、产业带动、科技驱动”的中茶乡村振兴帮扶新举措。
2021年,中茶公司制定了科技特派员制度,将茶叶种植等先进技术及标准及时传送到茶农和茶企,旨在补齐产业链短板,解决茶产业发展“最后一公里”问题。截至目前,中茶公司已累计向3000余名县乡村干部推广了茶叶专业技术知识。
在中茶公司科技特派员的帮扶下,产茶区聚焦科技赋能,取得了显著成果。在贵州雷山县,科技特派员通过引导茶农茶企统一标准采摘,严格规范加工工艺标准及储藏、运输标准,让茶叶不再是“望天收”;在福建建宁县,科技特派员对土壤进行科学检测,有效改善了茶园的土壤健康;在陕西紫阳县,中茶公司开创的“紫阳模式”入选国资委《中央企业助力乡村振兴蓝皮书(2022)》优秀案例……
目前,中茶公司已经在福建、浙江、安徽、广东、云南、广西、湖南、陕西等8个省份拥有17个加工基地,在全国9个省份有18万亩可控茶园。通过与全国6省2州12县开展紧密帮扶,中茶公司在推动乡村振兴中始终起到行业示范带头作用。
以旅兴茶 中茶推动茶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在乡村振兴的奋斗路上,茶旅产业成为推动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近年来,中茶公司积极推动茶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以茶促旅、以旅兴茶,为茶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为全国茶乡旅游发展提供新思路。
院外风荷西子笑,明前龙井女儿红。在浙江杭州,中茶龙冠公司打造的“原产地体验之旅”,不仅吸引了全国各地的龙井茶爱好者,也成为了当地中小学生的质量教育实践基地,对推广和传播龙井茶文化、丰富龙井茶品牌内涵起到了积极作用。
天下黑茶,神韵安化。中茶安化第一茶厂始至今已有121年历史。厂内完整保留的安化茶厂早期建筑群是安化茶文化的缩影与历史见证。在延续原始功能价值的同时,中茶安化第一茶厂早期建筑群通过茶旅融合,发展工业旅游,让参观者亲自体验手筑茯砖和千两茶的制作过程,感受中国黑茶文化魅力。
一壶海堤茶,半部厦门史。中茶“海堤牌”茶叶曾是建国初期重要的“侨销茶”,担负着出口创汇的历史重任。中茶海堤博物馆于2023年7月开门迎客,博物馆见证了厦门经济特区建设的峥嵘岁月,记录了十分珍贵的“海堤记忆”和催人奋进的“海堤精神”,是集休闲品茶、文化传播和旅游购物为一体的茶文化基地。
以文传茶 中茶以文化赋能品牌建设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成立74年来,中茶公司作为新中国茶行业发展的见证者和重要参与者,谱写了一部生生不息的茶文化与品牌史诗。
近年来,中茶公司通过首家入选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签约央视品牌强国工程,建立起了主流媒体的宣传阵地;通过精品栏目投放,冠名北京卫视《书画里的中国》,参加央视《红色财经·信物百年》节目录制,成功探索出“文化IP+超级单品”的宣传模式。
品一杯香茗,吟一句好诗。今年暑期热映的动漫电影《长安三万里》,唤醒了刻在国人基因里的唐诗DNA。以弘扬中国“诗茶”文化为己任,2022年,中茶公司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合作,成为《中国诗词大会》赞助品牌,观众在领略中国诗词魅力的同时,可以参与互动赢取中茶产品,共品“好茶在中茶”。
2023年11月21日、11月23日,中茶全新品牌故事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出。“品牌故事”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品牌强国工程”重要传播内容之一,全面讲述了中茶品牌故事,让更多消费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好茶在中茶”的品牌理念。
为国争光 中茶让世界看到中国好茶
红色文化孕育红色品牌,红色基因成就红色经典。在74年的创业征程中,中茶公司始终践行“为国谋茶兴、为民奉好茶”的初心,努力打造“国饮中茶”,走出了一条红色品牌的孕育成长之路。
74年来,中茶公司产品多次作为国礼飘香海内外,全力保障博鳌亚洲论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上合组织青岛峰会等国家各类大型外交活动,代表“中国品质”和“中国形象”为全球政要提供用茶服务。“中茶”品牌获得了海内外经销商和消费者的高度认同和信赖,成为了中国茶叶的象征。
2019年12月,联合国大会宣布将每年5月21日确定为“国际茶日”。2022年11月,“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茶作为中国的代表性符号,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进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截至目前,中茶公司已在海外设立了20个国际交流中心,以“国际茶日”、中国传统节日等为主题,开展多层次的茶人交流活动,积极传播中华茶文化,以茶为媒讲好“中国故事”。
未来,中茶公司将继续承担茶文化传承的使命,以一杯好茶搭建起中国茶文化与世界沟通的桥梁。
74年初心不改,74年历久弥新。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中茶公司正努力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申请上市,通过上市融资,发挥龙头企业示范、整合、带动效应,推动茶行业走向标准化、产业化、规模化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文/祁巨昆)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