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氢能一体化供应链生态,长城汽车布局未来
新华网北京4月1日电(记者刘芳宇)“十四五”规划提出,我国将在类脑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术、未来网络、深海空天开发、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
可以预见,随着氢能与储能被明确为国家六大未来产业之一,以及“碳中和”目标的加速推进,氢能将在“十四五”期间取得飞速发展。事实上,不同产业在内的许多企业早已向氢能领域集结,积极布局可再生能源、氢能、储能等领域的核心技术研发,长城汽车就是汽车产业中走在前列的一员。
3月29日,长城汽车对外发布了氢能战略。根据战略规划,目前,长城汽车已经布局建立了“制-储-运-加-应用”一体化供应链生态,并推出车规级“氢动力系统”全场景解决方案——氢柠技术。此前,长城控股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天羽及长城控股未势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裁陈雪松,就长城汽车氢能产业技术研发、打通“上下游”链条、加速商业化落地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等热点话题与媒体记者进行了深入交流。
打通“上下游”链条,突破核心技术“卡脖子”痛点
张天羽介绍,长城汽车在布局氢能战略之初,就把打通“上下游”链条、突破核心技术“卡脖子”痛点作为关键发力点。
张天羽说,“未势能源立足核心零部件开发,掌握核心部件技术,基于此向上探索核心材料供应商合作模式,向下利用示范项目进行产品应用提升。”为此,长城汽车广纳贤才,汇聚来自欧美日等多国超十年氢能技术研发经验的外籍专家,打造了规模强大的氢能技术研发团队。目前,长城汽车已经构建了“四国五地”全球化研发体系,为突破氢能核心技术打下了坚实基础。
据陈雪松透露,目前长城汽车已经实现“电堆及核心组件、燃料电池发动机及组件(控制器等)、Ⅳ型储氢瓶、高压储氢阀门、氢安全、液氢工艺”六大核心技术和产品的知识产权完全自主化,多项技术均突破了“卡脖子”的行业痛点,
据介绍,长城汽车已经率先完成绿电、氢+电储能、燃料电池应用等领域的布局。在绿电方面,长城极电光能,开发的新一代钙钛矿太阳能光伏技术,已经实现了20.01%的光电转换效率,引领大面积钙钛矿光伏组件转换效率迈入“20时代”;在大规模储能应用方面,长城汽车氢+电储能系统与燃料电池联合供电,为规模化可再生能源存储提供方案,为移动和固定式能源综合利用奠定基础。
聚焦三大应用场景,商业化落地加速
张天羽表示,依托于氢能战略,长城汽车将采取“商乘并举”的模式,通过场景探索带动技术及产业发展,2025年前将重点围绕公交/大巴+重卡/物流车+乘用车三大应用平台展开推广运营,加速产品落地,并推动中国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和氢能产业的商业化。“长城氢能未势能源的定位是面向商用车和乘用车燃料电池和动力系统和新零部件供应商。目前,已经打造出集‘原材料开发+产品研发、生产+核心技术攻关+氢能装备检测+应用场景落地’等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
张天羽介绍,“今年,长城汽车将推出首款C级氢燃料电池SUV,并率先完成100辆49吨氢能重卡应用项目落地;2022年,将在冬奥会期间推出首支高端乘用车服务车队,同时,更多地扩展重载卡车、物流车等商用车,甚至船舶、有轨交通的低碳化燃料电池应用;2023年力争实现核心动力部件推广数量国内领先,2025年剑指全球氢能市场占有率前三。”
据悉,目前长城汽车已受邀加入全国四大示范试点城市群,在北京、天津、河北先期布局了北京新发地农批物流、雄安新区砂石物料专线重卡运输、天津滨海新区物流运输等标杆燃料电池示范项目,示范车辆规划超数千台,包含重卡、物流、公交、乘用车、船舶、轨道交通等多种应用场景。
谈及重点零部件未来大规模量产面临的挑战,陈雪松表示,作为中国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低成本、高性能、批量供应的国产电堆是燃料电池汽车成本下降从而与传统汽车竞争的关键。电堆成本主要包括直材成本和制造成本。直材成本的降低一方面可以通过技术提升减少材料用量,另一个方面就是材料国产化;而制造成本则与规模和标准化相关,长城汽车已经做出了许多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果,未来还需要行业协同努力,共同促进商业化生产应用。
瞄准未来发展方向,助力长城汽车“走上去”“走出去”
业内普遍认为,经过十余年发展,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具备领跑全球的先发优势,但仍存在着中国品牌中高端新能源汽车产品在全球影响力较小,新能源供应链体系尚不完善,一些关键技术或资源依赖进口等诸多挑战。因此,一些有条件的中国车企,包括长城汽车,率先开展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积极尝试,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及提升全球化竞争力和影响力提供了有益借鉴。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提交了三项议案,其中两项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直接相关。王凤英建议:制定5-1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全球化发展规划;扶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拥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向全球发展;搭建自主的全球化供应链体系,提升新能源汽车整体“走出去”实力;拓展国际经贸合作来带动国内外企业互利共赢;制定新能源汽车关键核心技术以及全球化自我保护的防御机制。建议背后,体现了长城汽车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既要“走上去”又要“走出去”的发展经验和探索。
如今,在碳中和已逐渐成为全球共识的大背景下,发展车用氢能产业,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行,提高可再生能源制氢比例,是汽车产业实现低碳减排的重要途径。早在2016年6月,长城汽车就成立了XEV项目组(现未势能源的前身),开启了长城FCEV核心技术研发,经过五年的发展历程,长城汽车在这一领域已经取得了诸多先发优势,组建起一支世界级氢能、燃料电池系统及整车技术研发团队,拥有氢能试验基地、燃料电池试制中心等优质硬件资源。截至目前,长城汽车已累计投入研发费用20亿元,未来3年内,长城汽车还将继续投入超30亿元研发费用,以达到万套产能规模。
分析长城汽车氢能战略的发展路径,可以一窥其既要掌控核心技术实现高质量发展,引领国内氢能产业“走上去”的雄心,又要前瞻全球布局,力争“走出去”拓展全球市场的大志。有了清晰的战略指引,更需要脚踏实地的奋斗。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