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书画 > 评论 > 正文

让历史画面在记忆里闪光—浅析刘晓光先生其人其画

来源:环球新闻传媒网 编辑:祝文才 时间:2020-07-08
导读: 晓光先生生于书香门第,幼承庭训,从小就酷爱书法绘画,尤对绘画情有独钟,从一本《芥子园》画谱入手,研练揣摩四十多年浸淫书法绘事,临池不辍,遂形成自己独特的颇具淮北风士人情的绘画风格。

  让历史画面在记忆里闪光

  ——浅析刘晓光先生其人其画

  作者:祝天文

DSC_9873.jpg

  刘晓光,安徽淮北人,中美协安徽分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实力派信誉画家。

  晓光先生生于书香门第,幼承庭训,从小就酷爱书法绘画,尤对绘画情有独钟,从一本《芥子园》画谱入手,研练揣摩四十多年浸淫书法绘事,临池不辍,遂形成自己独特的颇具淮北风士人情的绘画风格。

DSC_9899.jpg

  与晓光先生相识缘于他的一幅绘画作品。去年初夏的一天,细阳画廊的史总邀我到他的画廊里去看画展,一幅《慈母手中线》深深地吸引了我,一下子把我拉回童年记忆的长河中。童年的生活场景又一幕一幕地在我的记忆翻开。童年,不管是幸福还是痛苦,是欢乐还是辛酸,在我们每个人的记忆里,都是难以忘怀的!

DSC_9901.jpg

  《慈母手中线》这幅作品是作者根据自己童年的亲眼所见,精心创作的一幅饱含着深情厚义的生活场景。一位年逾古稀的农村老大娘在古代棉油灯下纺线的情景,通过这样一个生活情景的细致刻划,画家向世人展示了五、六十年代农村生活的真实状况,同时也向世界诠释了“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内涵和母爱的伟大。

DSC_9905.jpg

  通过仔细品读晓光先生的作品,我以为晓光先生在几十年的绘画实践中,逐渐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绘画之路,通过不断地摸索和大胆实践,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绘画语言和艺术风格。

  晓光先生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于皖北萧县,那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是全国有名的书画艺术之乡,有着十分丰厚的文化底蕴。童年的生活,使他饱偿了生活地艰辛,同时也为他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每每在创作中,自觉或不自觉地突发灵感,笔随意走,意由情生,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创意。使自己的创作突出了传统的固有模式,并不断地丰富作品的内涵,虽然很多作品都取材于过去的农村生活,但又不同于生活。使观者看后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回味悠长,情真意切。收到了极强的艺术效果。这难道不是晓光先生的“独具匠心”之处吗?

  画品如人品,晓光先生,为人善良朴实,开朗大方,淡泊名利,生活简朴。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情境中,此人确乎难觅。故晓光先生不论在故乡或者在苏州、景德镇等地都得到了同行和广大书画爱好者的赞誉。

  透过晓光先生的作品,我们分明感受到一种来自生活底层农民的朴实美,现代化潮流带给人们一个快速的“节奏感”世界,无止境的效益追求将人们带进日复一日的繁忙和躁动之中,快速的生活节奏和实用主义的价值取向,充斥着人们的内心,同时也为艺术发展带来了侄梏,扭曲了艺术发展。当代艺术很难有让人细细回味和审美情节的作品,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人生景致以及激发美的诗心,在当代艺术领域已变得苍白无力。就是在这样一个艺术环境下,晓光先生的淮北风土民情画却大放异彩,成为皖北画家群中一朵奇葩,根植在现实生活的土壤中,越开越艳!

DSC_2582.jpg

  晓光先生的绘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汲古人之精华,颉众家之所长,大胆创意,充分利用自己的笔墨优势,在淮北风俗民情方面,创作出一大批个性鲜品的人物画作品,如作品《织布》、《纺线》、《赶集》、《打场》、《轧花》等,而这些作品恰恰展现出画家简洁灵活的笔墨技巧及驾驭笔墨的写意功力。同时传递出晓光先生天性中奔放的艺术激情和昂扬向上的人生态度。其表现手法也呈现出其天才般绘画天赋以及博采众长的多样化特征。

DSC_2585.jpg

  通过仔细浏览晓光先生近几年的大部分作品,颇有一种震撼和感触,从中可以窥探出他这几十年的苦心坚守与执着追求,而这些作品恰恰反映出其已步入一种更高的艺术境界,同时也强烈地折射出他那种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激情四射的艺术情怀。他的作品历来都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在表现对象和表现手法上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无论是人物形象和艺术品味皆达到了形神兼备与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如《他乡山也绿》、《踢毽子》、《钓鱼》等。

DSC_9915.jpg

  晓光先生的作品大都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淮北地区的部分生活场景为主题,把人和自然的审美情趣巧妙的浑融在一起,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表现手法,把过去人们那种悠然自得的人物场景根植在特殊的社会环境和淮北地区乡野中,使其作品始终洋溢一种时代的烙印和无以言表的独特魅力。不仅折射出画家超然物外的淡泊气度和非凡才情,而且饱含着人性化的光辉和闲情逸趣。如作品《耍猴》、《秋实图》、《磨面》、《探花》等。

DSC_9913.jpg

  晓光先生在《烤红薯》、《补锅》、《往事如烟》、《爆火花》、《捏面人》、《纺花》、《织布》、等很多作品中,几乎用的全是“小写意”的表现手法,没有固定的模式,都是信手拈来。他用粗放、简练、明快的线条勾勒,使主题人物的意态神韵,精神内涵跃然纸上,有时以适度的夸张与变形技法,用精到之笔,集传统与现代美术创作理念于一体,下笔则人物形象鲜活灵动,把人物的神与情刻画得栩栩如生,力求做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形成了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

DSC_2603.jpg

  晓光先生的作品,无论是构思、构图还是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在感官上给人一种全新的变化,他充分调动自己几十年的艺术积累,用坚定有力的构成手法,把强烈的线条和浓重的墨、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仅使作品看上去厚重与苍茫,构图空灵、简约,而且人物造型大胆、夸张有度,栩栩如生,以全新的视觉冲击力,产生了极强的艺术效果,给观者耳目一新之感,从而彰显出画家娴熟的艺术技巧和非凡的艺术表现力。

DSC_9909.jpg

  静心觉悟的美好,恰恰需要从生活中不断地挖掘素材,让画家坚守信心性的从容和平静,用纯美的画面涤荡观者的心灵。

  综上所述,我以为晓光先生,一个不断追求更高境界的从艺者,一定能以内心的感悟和生活实践,心无旁骛的专心绘事,独善其身,为我们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代创作出更多的脍炙人口的精品力作,来奉献给祖国人民以及生他养他皖北大地!我真诚地祝福他!

  祝天文《中国书画市场报》主编、主任记者


责任编辑:admin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栏目分类
Copyright © 2010-2020 环球新闻传媒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13004180号-2
Top